五倍券似消費券 學者:現金效益更大

林志怡 2021/08/15 17:23 點閱 4088 次
學者認為,若三倍券、五倍券若沒有「先付 1000」的機制,完全等同消費券。(Photo by 林志怡/台灣醒報)
學者認為,若三倍券、五倍券若沒有「先付 1000」的機制,完全等同消費券。(Photo by 林志怡/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現金、現金、現金!」學者、在野黨與民眾齊聲呼籲政府以現金取代五倍券,才能將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台大國企系教授盧信昌認為,移除先付 1000 元的五倍券與消費券只差在決策背景;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更直言,兩者帶來的經濟效益水準將是相同的,若能順應民意、發放現金,將是蘇內閣與民眾的最佳交集。

時空背景不同

盧信昌於消基會記者會中回應本報提問指出,即使不採用「1000換 5000」的措施,總統馬英九時期所採行的「消費券」與目前討論的「三倍券」、「五倍券」仍有不同,最大的差異在於兩項政策的實施時空環境、決策者的時間寬裕度不同。

盧信昌說,消費券是台灣在全球財政振興約定「擴大公共支出」下、選擇「把錢交給民眾做決定,在過程中避免政府做第一時間的干預」的措施,當初的生產能量毫髮無傷,全球都遭遇到金融海嘯衝擊,僅是喪失持續獲利想像,與疫情反覆的當下並不相同,如今,每個國家受到的衝擊不同,也各有自己的政策。

五倍券效益即消費券

但林祖嘉直言,如果沒了「1000 換 5000」的機制,「五倍券跟馬政府時期的 3600 消費券就沒有不同了,頂多只有面額上的差異」。經濟效益部分,林祖嘉指出,雖然本次的面額較高,但相較於 2009 年的國民 GDP 狀況,目前是高上許多,因此兩兩抵銷下,最終的成效也將是相近的。

此外,林祖嘉說,政院預計要以三張千元、兩張五百、五張兩百的面額發行五倍券,但這樣的面額對受到疫情重創的小商家很不友善,「如果民眾要去小攤商買蚵仔煎,你拿 1000 元的五倍券給他,商家要不要找你錢?」五倍券最終只是徒增困擾,甚至因為大面額難以使用,讓金流流向受疫情衝擊較小的量販商。

現金才是最佳交集

因此,盧信昌、林祖嘉都強調,現金才是當前民眾最需要的。對於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先前執意推動「1000 換 5000」,惹來朝野激憤,林祖嘉強調,不論是對民眾、還是對蘇內閣本身,「順從民意」才是解套之策。

對於有些民眾擔憂,五倍券的印製材料很可能已經下單,此時轉圜政策也無法挽回投注的相關成本。林祖嘉回應說,即使材料已經上路,「發現金」才能將後續無謂的行政、印刷成本降到最低,是真正止損利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