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輕生逐年攀升 專家:應全民防治

臧品安 2020/11/17 16:40 點閱 3919 次
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高永光(右)指出,近幾年青少年自殺上升率遠高於其他年齡層。立委李德維。(photo by臧品安/台灣醒報。)
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高永光(右)指出,近幾年青少年自殺上升率遠高於其他年齡層。立委李德維。(photo by臧品安/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社會長期忽視學生心理與情緒健康,以致憾事一再發生,專家認為,應更重視心理健康及情緒保健。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17日指出,近幾年青少年自殺上升率遠高於其他年齡層。對此,專家表示,社會長期不夠重視心理健康,這並非學校補足專業人員就能解決,應將自殺防治概念推廣成全民運動。

不夠重視心理健康

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高永光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108年青少年自殺通報人數超過9000人(其中14歲以下1337人,15至24歲有7991人);108年有267位青少年因自殺死亡(其中14歲以下10人,15至24歲有257人),代表每2天就有約1.5人死亡,數字非常驚悚。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楊長苓說,她每年都會出一份作業,請學生自我介紹,內容包括說明我是誰、10項優點及人生中最想做的事,她舉例,前年有位男學生下課時向她表示,無法完成作業,因為自己沒有任何優點,甚至認為活著是個錯誤;另一位學生交出的作業是一個精美的面具,正面是微笑,但背面卻被刻得亂七八糟,寫的優點則是「我很會假裝」,這些並非個案,令她非常難過。

「我們的社會一直不看重『心理健康』及『情緒保健』。」楊長苓表示,民眾花了長時間在關注身體保健,卻沒有教導孩子在遇到情緒困難時,可以找誰求助;學校專業心理諮商人員是否足夠不是主要問題,重要的是,除了注意身體健康,也應關注心理健康,讓學生從小就透過家庭、學校教育,了解到自己遇到困難時懂得求助。

推廣全民自殺防治

「談自殺防治時,絕對不是專業人力、導師的責任,應該是全民的責任。」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表示,應將自殺防治的概念推廣成全民運動;心理健康預算嚴重不足,去年國人心理健康預算平均一人22元,同時缺乏國家級的整體心理健康政策,諮商心理師歸屬在衛福部,業務主管機關則是教育部,但「兩部常處於水火不容」,導致資源無法連結,因而出現漏洞。

另外,羅惠群指出,心理健康的最高主管機關為衛福部心口司,將口腔健康與心理健康放在一起,他認為應將心理從中獨立出來,才能在專業性、預算及人力有更好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