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領導防疫大PK 川普搖擺梅克爾篤定(20200401嚴震生)

醒報編輯部 2020/04/01 20:18 點閱 78223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美歐研究所研究員)
文字整理:張庭維、呂翔禾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這次新冠疫情全世界延燒,有很多專家學者都觀察,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檢驗各國治理以及領導能力。從習近平開始到川普、英國首相強森,德國梅克爾、法國馬克宏甚至臺灣、日本等,全世界的領袖都在這場防疫戰爭中同時起跑,比拼哪位領袖的前瞻性和領導力,能夠帶領國家度過這不可測的災難。

這一次疫情據說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可以說是繼911、SARS、金融危機後,多方面合併的國際重大難題。嚴老師您做為一國際關係的研究者,你怎麼看這些國家面對疫情的因應措施?

領導應具備三「c」

嚴震生:我認為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每個國家經歷大災難,都希望有一個領導人至少做到基本的三個「c」,第一個「c」就是要平靜〈calmness〉,不要自亂陣腳,要保持冷靜,讓老百姓覺得安定的力量。第二個「c」當然是清晰(clearity),對事情掌握必須清楚,國家資源必須如何部署?應該有怎樣的因應措施?

那第三個「c」就是要一致(coherence)。我們看到有些領導人如川普,一開始太輕忽,將疫情當成普通流感對待。後來又誇大說,疫情可能會奪走20萬美國人的生命。而就算最後沒有他所言這麼嚴重,美國防疫成功,但這也不是正確的處置方式。川普的行爲在疫情之下,正好是我們最不樂見的領導人。

民粹型領導者缺點

梅克爾相對在平靜〈calmness〉這個部分表現最好,加上德國人個性也比較理性。對於疫情始終不誇大。目前德國的情況雖然也很嚴峻,有好幾千個病例,但是德國的死亡病例占確診數不到1%。所以跟其他國家領導人相比,可能梅克爾會說一些鼓動人的話,人民會認為梅克爾對疫情狀況掌握的相當清楚。

當然像義大利、法國、英國等國家,領導人都屬於民粹型,群眾魅力至關重要,比起把自己包裝得對疫情非常有自信,但事實上很難掌握時,還不如少說話,把重點放在安定人心。對領導人來說,要帶給老百姓不慌不忙、又有積極作為的形象,而且證明自己對這個議題、國家資源的調度足夠了解。這才是面對危機時人民期望看見的特質。

多說多錯不如緘默

例如總統蔡英文,一開始沒有太多表態,也沒有在第一線做太多處理,她可能也評估自己專業不足,不如保持緘默。而川普根本完全不專業又大放厥辭,記者將他講過的話重複唸給他聽,他還不承認自己說過,繼續跟反對黨爭執,這些都不是很好的示範。

在國家面臨如此危機時,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應該能夠跟反對勢力和解,並肩面對難關的。雖然別的國家也沒有見到與反對勢力和諧共事的情況,但都沒有美國來的嚴重。同樣的在台灣,雖說反對黨之間意見不免有些歧異,但至少領導人沒有像川普如此前後不一。畢竟要度過難關,最重要的還要讓老百姓對領導者建立自信。

問:不過有一個非常弔詭的現象,川普雖然如同老師所說的前後言行不一致,不過
他在國內民調支持率竟占百分之六十,聲望依然居高不下?

美國團結的民族性

嚴震生:川普民調支持率現在大概50%左右、算是這幾年最高。但是美國人有一個傳統,一旦危機發生時,大家都會團結在領袖四周。所以看911發生時,小布希的民調支持也有9成,那就表示民主黨的支持者幾乎也選擇支持他。人民希望透過給予支持,讓領導人有力量來做事。

但川普卻會浪費掉這個支持度,他時常開白宮記者會,罵記者、反對黨、州長、甚至連密西根州長的名字都記不得,這些都是很不禮貌的。雖然川普的所言所行都是負面示範,不過在美國,有許多醫護人員,特別是已經退休的七、八十歲老醫生,都願意回去投身防疫工作,美國的民族性在危機中反而慢慢顯現。

梅克爾展現領導風範

問:老師言下之意,其實川普的表現是不及格的,而民調的支持率不過是因為美國人團結的力量,並不能夠表示川普的成功。而面臨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就能看出這一次的檢驗究竟合不合格?撇開美國來談,在英國、法國、德國、這幾個歐洲的大國家的領袖、老師覺得哪個國家領袖讓人印象深刻?

嚴震生:當然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她話雖然不多,但是準備工作都很充分,德國疫情雖然很嚴重的,但病例死亡率很低,甚至還幫助別的國家防疫,展現出不只是德國,也是歐洲的一股安定力量。雖然德國的狀況不如義大利、西班牙,但她很有遠見的看見疫情未來對經濟的衝擊,投入高達36兆台幣來紓困,比起美國所投入的人均標準還高許多。

德國的處理方式是相對有餘裕的,在病毒肆虐而人力降低時,德國能夠做更遠的佈局,超前預防可能遇見的難關,而不是每天回應確診人數。至少德國在相似的情況下,他們還不需如義大利,辯論老年人是否放棄不醫治,落入討論社會學優勝劣汰的下場。

問:德國的做法不僅舒緩了人民不安,更成為安定整個歐洲的力量。不但能夠看到低死亡率、大動作紓困,更能接納收治鄰國確診的病患。我們再看看法國、英國、日本,老師對這些國家的行動有什麼看法呢?

英國政府防疫慢半拍

嚴震生:英國首相強森首先採取「佛系」防疫,後來發現事態嚴重,才開始推動防疫措施。要改變一個國家的文化,真的不容易。在英國有酒吧文化,叫他們不去酒吧,真是很難。譬如說,開會到4點鐘結束以後,不管是什麼朋友,外國來的,就會招待你先去酒吧,晚飯之後再說。

這個就是他們的文化,酒吧現在要關掉,英國人才開始發現他們的情況很嚴重。可是英國基本上死亡的人數比起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還算少,所以我現在覺得西班牙、義大利跟法國的疫情狀況,是不是和他們的的民族性有關,他們比較天真浪漫,不受約束,所以活動照常進行,結果等到發生時就太晚了。

台灣對歐美太放心

台灣剛開始防疫時很努力,結果因為我們社會上就存在偏見,認為歐美不會有問題,結果我們對歐美繼續開放,特別是當我們的留學生從歐美回來以後,一下子確診案例從兩位數每天衝變成300多個。我覺得這也是文化上差異的認知,

我特別提醒我的學生說,〈我有很多學生是國際學生,然後還有很多ABC這類的國際學生在校園裡頭〉,請你們不要隨便講英文。我已經聽到有我認得的本地人。在社區看到說英文的人都很擔心,認為可能會把新冠肺炎疫情帶進各個社區。

所以我們在這一方面可能也疏忽,對歐美疫情的反應太慢。為了讓留學生回來,可是有些留學生又習慣於歐美比較自由、開放的文化,回到台灣後,可能覺得到處受限,叫他自我隔離可能也沒有完全做到,才會發生好多校園開始有確診案例,我教書的每個學校雖然都封校,但還是要上課。

非洲亂世用重典

我認為和民情有關的,一定要領導人帶領民情去改。我用南非、肯亞跟烏干達舉例。非洲有5000多個案例,南非最多有超過1000,其他每個國家超過700,可是現在南非強力執行居家隔離,等於是宵禁,結果警察採取的行動過於暴力,也被人權團體抗議。烏干達、肯亞也是。

可是在沒有宵禁的文化下,老百姓如果沒有立刻配合隔離,可能就是要亂世用重典。最有意思的可能是盧安達,這個國家只有幾十個人確診,但卻非常嚴格的看待疫情,沒有人死於新冠病毒,卻有兩個人因為不守規矩就被打死。

浪漫的民族性

所以非洲自己也知道,他們的文化可能過去不太受拘束,執政者可能就要用比較嚴格的措施。我們不希望這樣,但有時候確實要避免像義大利、西班牙他們拉丁民族比較浪漫自由的個性,可能還是要稍微管嚴一點。

問:謝謝嚴老師把我們帶到另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民族性跟文化怎麼樣在這次防疫的過程中看出來,除了領導者本身的本領,也包括人民能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