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科學新展望 火星與基改受矚目

祝潤霖 2019/12/31 12:44 點閱 21274 次
NASA計劃將新一代「火星2020」火星車送上火星,它將收集岩石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photo by Flickr)
NASA計劃將新一代「火星2020」火星車送上火星,它將收集岩石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photo by Flickr)

【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綜合報導】2020年科學界有何重大事件展望?火星任務是最受矚目的前線,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俄羅斯都將發射火星車採集岩石標本。黑洞視界望遠鏡分析新成果發布,將幫助重新建構銀河地圖。此外,還有大型強子對撞機、因應氣候變遷的地球環境工程、利用動物培育人體器官用於移植等。

探勘火星採集樣本

根據《自然》報導,2020年,NASA計劃將新一代「火星2020」火星車送上火星採集岩石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而俄羅斯也宣布要把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火星車送上火星。中國預計實施首次的火星探測,也將實行「嫦娥5號」任務,實現月面無人採樣返回。日本的隼鳥2號、美國的「奧西里斯-Rex」也會把採集到的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

「事件視界望遠鏡」今年因為發佈首張黑洞照片而備受矚目,預計將在2020年發表新成果,這次可能是關於銀河系中心黑洞的新發現。歐洲太空總署的「蓋亞」(Gaia)探測器將會更新銀河系3維圖譜,讓科學家能更了解銀河系的結構和演化歷程。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則會爭取更多資金,以打造全新一代的大強子對撞機。瑞士日內瓦附近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更新了《歐洲粒子物理策略》。CERN希望建造100公里長的機器,其功率可能是原型機的6倍,成本高達234億美元。

基因工程、環境工程

根據《科學美國》報導,合成生物學家為重建麵包酵母設計了許多簡單的生物遺傳密碼,這項名為「合成酵母2.0」的工作由4大洲共計15個實驗室合作進行,用合成形式替換了釀酒酵母16條染色體中每條的DNA,並嘗試重組和編輯基因組(或刪除部分),以了解生物體如何進化、應對突變,希望更高效開發生質燃料甚至藥物。

東京大學的幹細胞科學家中淵弘光計劃在老鼠的胚胎中培育人類細胞組織。直到去年3月日本新法律生效前,是不被允許的。中淵及其合作者還申請使用豬胚胎進行類似的實驗,此類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生產可移植到人體內的器官。但是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在實驗室中種植“類器官”將更安全,更有效。

氣候議題除了繼續落實《巴黎協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發佈地球工程的重要報告,目標是大規模改造地球環境,這被認為是應對氣候變遷具有潛力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