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貿易戰的歷史探究(游常山)

游常山 2019/08/20 16:29 點閱 26137 次

在美中貿易戰方殷,香港又成為兩國鬥法的犧牲品。規模較小的日韓貿易戰似乎短期內也沒有止息跡象,這些對抗對於台灣反倒是好消息,至少對需要推動觀光產業的蔡政府而言,已經漁翁得利;而高科技IC晶圓產業而言,因日韓對抗轉單到台灣,也讓竹科獲利。

韓國痛恨日本

日韓有歷史宿怨,而韓國素來痛恨日本,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的研究發現,無論在皇民化運動(例如本土既得利益者改日本姓名)、在保留總督府建築等面向,韓國人是在二戰後立刻和日本殖民政府一刀兩斷,而台北市中心仍沿用日本總督府為總統府,韓國人卻是立刻拆毀;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沿用日文名岩李正男,而韓國在殖民時期,本土權貴階級完全沒有聽說有改日本姓氏的。

日、韓之間與殖民總督府的愛恨複雜關係,有難以梳理的歷史脈絡,但是談到經濟層面,兩國競合互補的關係從二戰後迄今74年,勉強算相安無事,何以這次爆發這麼劇烈的摩擦?

利益衝突產生摩擦

根本原因是韓國追上來了,產業結構的成熟度已經緊追日本,而二國的產業結構都是大財閥為經濟火車頭(台灣相對地比較倚重中小企業),利益直接衝突。

2011年,日本趨勢專家、前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負責人大前研一,在台北接受專訪時,言下即對南韓產業充滿敵意,認為都是貨幣戰爭帶動產業優勢,也是南韓刻意低估韓圓,以利於出口,於是三星等後起之秀,把松下、夏普等東瀛老集團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大前研一鐵口直斷,這是跑短線,不會永續。

起因於二戰傷口

問題是,韓國人先搶市場再說,三星集團弄假成真,一個超級集團,抵得過台灣ICT產業的八大公司;宏碁、台積電、華碩、鴻海、聯發科、中華電、明基、奇美;日本松下再大、再強也沒用,因為產業世界的遊戲規則不是看歷史悠久,而是看核心競爭力。南韓傾舉國之力,仿效當年捧現代汽車,硬是在世界已經擁擠的、近飽和的市場卡了一個位置,日本人焉能不害怕?

這次日韓貿易戰起因其實仍在重提二戰舊傷口。韓國人對日本的大財團新日鐵、三菱重工提國際訴訟,要日本人針對二大財團於二戰時期把103萬個韓國人當「奴工」的事情,提出具體賠償計畫,經過13次談判,賠償金額2億美元(加上3億美元的商業貸款)本來都說好了,但是韓國司法獨立法院方面不認帳(前朝政府李明博認列的),認為歷史的正義仍未彰顯,於是歹戲拖棚,導致因二戰造孽的日本也開始火大。

貿易戰成兩國相互報復

日本起初主張這些判決應因《日韓請求權協定》而無效,其外務省也提出折衷方案,希望基於該協定向第三國要求仲裁,但韓國拒絕日本的提案,演變成兩國相互報復,才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日韓貿易戰。

一起「轉型正義」的賠償金案件(類似「慰安婦」國際訴訟)可以升高到兩國貿易戰,背後則是幾世紀的兩國世仇,加上當前產業結構牴觸的問題,如此看來難解之處應不只是財經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