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就業漲物價 抗爭者怒:突尼西亞對不起年輕人

邱慕天 2018/01/15 19:21 點閱 9524 次
突尼西亞民眾上街示威,沿街破壞。(photo by Youtube 影片截圖)
突尼西亞民眾上街示威,沿街破壞。(photo by Youtube 影片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綜合報導】麵包與民主只能二選一?自跨年以來,因新《財政法》的上路,突尼西亞首都以及其他省份示威不止,在當局鎮壓下更有擴大傾向。在抗爭時序跨過突國1984年1月5日、2011年1月14日,兩場歷史社運爆發的當下,問題已引發國際關注。分析師指出,突國政治僅在表面轉型、經濟體質欠調理,不懂溝通又壓抑民意,國家有太多對不起年輕人的地方。

突尼西亞自1月3日以來一直受到大規模抗議活動的撼動,局勢惡化為暴力破壞和沿街行搶。抗議訴求主要反對政府在1月上路的財政緊縮措施。在該新措施之下,不僅油電雙漲,食品、藥品也因為政府抽了銀根而變貴,此外還要多抽一筆稅。

aa

圖說:突尼西亞的街頭示威由「我們還在等什麼?」(Fech Nestannew)發起,但警方處置不當加上多股力量混入後,衝突隨即升溫。(photo by Magharebia on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鎮壓挨批人權倒退

反對黨將這場抗爭類比為突尼西亞在1983年底、1984年初的那場「麵包革命」,當時因為政府暴力鎮壓示威者造成數十民眾死亡,輿情不滿一發不可收拾。本月8日,首都突尼斯西部城市特布巴也有一名男子因吸入警方催淚瓦斯嗆死。此外,衝突還造成800名示威者被捕、50餘名員警掛彩。總理尤素福•沙希德自10日以來出動軍隊,在政府機關特區劃下超大管制區以自保。

半島電視台》14日報導,突國總統埃塞比造訪首都一個貧困社區,主持一個青年中心的翻修動土儀式,結果大批警察和國民衛隊在埃塞比造訪前就將整個社區包圍了起來。聯合國人權事務局已經對突國發生的民主倒退狀況表示關注,籲請當局勿以警察機器和濫捕手段限縮人民言論自由和集會權利。

1984年的「麵包革命」起於政府調漲麵包等民生物價,後為平息抗爭,時任總統哈比卜•布爾吉巴宣布收回成命。13日當局也緊急宣布了一項高達7千萬美元的改革方案,確保25萬底層家庭戶口的民生和醫療資源。

ve

圖說:突尼西亞從蔬菜水果起的各種基本物資在1月因修法全面漲價,造成社會動盪(photo by Magharebia on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政府屢次髮夾彎

根據《監察者網》報導,突國的撙節法案受到左翼反對派大力反對,連同屬執政聯盟的復興運動(Ennahdha)也勸總理三思成命。但沙希德在電台上反控,反對黨的人民陣線在國會內先是投票支持改法案,後又在街頭煽動暴力抗爭,要為製造的社會動盪負最大的責任。

政府經濟顧問李達•沙伊迪則指出,油電通漲、實施撙節是艱難卻必要的改革。由於突國債台已經高達自身GDP的70%(2010年時還不到4成),2017年政府堆高的預算赤字更是全國GDP的6.1%。突尼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分別申請3.2億美元的第3輪貸款,以及世銀的另一筆5億美元融資,而他們要求突尼西亞政府削減公共支出以達放款標準。

卡內基公民研究網絡分析師尤素福•切立夫投書《半島電視台》指出,突國政府「不擅長溝通」的本質在此次修法暴露無遺。由於2014年選舉勝出的「突尼西亞呼聲黨(Nidaa Tounes)」與「復興運動」本來就是勉強妥協執政的脆弱聯盟。前者是世俗派的中間路線政黨,復興運動則是穆斯林兄弟會在當地的伊斯蘭主義分靈體。兩黨在選前互打對手來造勢,選後卻攜手執政,已經是第一個「髮夾彎」。

選後就不會溝通了?

「許多世俗突尼西亞人認為,呼聲黨是(阿拉伯之春後)復興運動外的世俗政治選項;對老舊官僚來說,它則是老黨國體制的延續;而復興運動的領導,擔心當地和全球對伊斯蘭主義政治的敵意,與呼聲黨合作就成了一個很好的煙幕彈。」

切立夫解釋,呼聲黨和復興運動在2014年能勝選,有其社會和境外因素,但兩黨卻為了勉強執政而進行各種協商算計,輕易拋棄了對草根基本盤的選前路線承諾;由於認定遭到領袖背叛,呼聲黨在2014年選後曾有一波基層退黨潮。

突國一度改革了政治卻無法同時改善經濟,而到了經濟要改革的時候,政治又退化回來了。突國的青年失業率在35%左右、幣值對美元幾年間縮水了4成,如果不靠IMF的金援和財政法改革,恐怕撐不住。但切立夫直指,過去呼聲黨競選時強調要建立大政府照顧百姓,此刻卻在攸關民生物價的財政法議會表決時完全不溝通民意,屢次髮夾彎出賣「心頭最軟的一塊肉」,是執政黨引火上身的原因。

「警察制度沒有改革,一遇到抗爭仍然用前朝(本•阿里)那套對付人民,動輒騷擾、暴打、拘禁。」切立夫指出,隨之而來的抗爭已經不單是關於經濟,而是暴露整個國家脆弱的本質。走過了茉莉花革命7週年,一切是否又回到了原點?

青年魯蛇無路可去

2018年1月14日是「突尼西亞之春」7週年紀念日,但33歲的艾梅兒•比瑞雅伯只看到失業的回潮。25歲阿克拉姆•哈姆迪發出了近30份簡歷,取得斯法克斯大學商業經濟學士學近兩年的他仍然無法在突尼西亞找到工作。比瑞雅伯則擁有碩士學歷、私校多年教學經驗,且通過國家考試,卻苦等不到政府為她安排公立教職缺。各地這樣的青年正走上突尼西亞街頭。

突尼西亞經濟與社會權論壇主席梅沙悟德.荷穆達尼向《半島電視台》透露,民主革命對許多突國青年是虛的,經濟不佳、工作無著落,條件好一點的試圖前往海外謀衣缽,走投無路的則恐被極端團體吸收。青年的政黨入籍率不到3%、普遍厭惡政治,對比201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突尼西亞全國四方對話」高舉的協商民主,現實無疑是一大諷刺。

荷穆達尼指出,不管是左派或右派,年輕人認為政治人物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是問題的一部分,因為他們「太功利、太選舉導向,且太渴求權力。」如果青年真的是這個國家的未來,那麼它的改革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tu

圖說:位於北非,緊鄰地中海的突尼西亞因1月上路的財政緊縮措施,受到大規模抗議活動的撼動。(photo by 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