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前課綱召集人:參考選文讓一綱多本變回一綱一本+課綱爭議/許文彬:八股取材與教學枯燥才是元凶!

楊蕓 2017/08/28 07:57 點閱 15627 次

一、前課綱召集人:參考選文讓一綱多本變回一綱一本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666688?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曾任教育部95課綱研修小組召集人、98課綱委員的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榮譽教授陳萬益受訪時表示,當初在95課綱訂定40篇參考選文只是讓各出版社參考,沒想到最後竟然變成各出版社「必選」的文章,雖然後來一再刪減,但讓各出版社的課本都都長的一模一樣,建議應把參考選文刪掉,回歸一綱多本原意讓出版社選文。

回應:為了讓學生應付考試,明明是「選文」卻變成必讀課文,一綱多本也沒意義了,即使未來降低選文比例,考試若依舊是「可能會考」,那有改跟沒改還是一樣。

二、課綱爭議/許文彬:八股取材與教學枯燥才是元凶!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666973?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國文課綱話題近日不斷延燒,國文學界兩派隔空開砲,前國策顧問、律師許文彬今天以一名高中生的角度表示個人看法。他認為,文言文、白話文都僅代表一種文體,許多文言文很白話、白話文很文言,不應該以此爭論,應就「人生哲學的體悟」、「文字表達能力」做為依歸取材,此外,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被檢討。
許文彬就讀台南一中高二時,曾在中華日報發表一篇文章「如何解開高中國文教育癥結?」於1965年9月13日刊出,內容就談及文白爭議,他沒想到歷經半個世紀,居然還用的上,「現在還在吵這個話題」。當時他身為一名學生,認為所謂文言文、白話文其實只是一種文體,許多文章都介於灰色地帶,在這個部分爭論毫無意義。

回應:原來文白爭議已經吵那麼多年。我也認同不管文言文和白話文都只是文體,文言文不一定難,相對的也有艱澀的白話文。現在輿論從單純的比例爭議,有越來越多學者和教師開始討論教學方法的問題和升學困境,期待課綱修改不要只是換文章,而是從改變學生的國語文能力出發。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