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有長者別輕忽 65歲長者自殺死亡率較高
http://health.cna.com.tw/elder/20170624S006.aspx
自殺連續多年退出10大死因,但自殺死亡率卻上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天表示,65歲年長者自殺粗死亡率更高於一般人2倍,去年自殺身亡者,有1/4都是老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下午舉行老人自殺防治:問題與挑戰聯繫會議,公布台灣自殺最新數據,希望大眾正視自殺防治議題。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廖士程表示,老人自殺族群特性包含自殺意圖強、很少透露出自殺想法或計畫,且很多都是獨居者,加上可能原本就有身體疾病及身體脆弱,導致老人時不易存活。一旦老年人嘗試自殺,身亡的比例很高。
回應:老年人若身體狀況不好、獨居、沒有親人陪伴、缺少社交生活、經濟狀況不好,很容易罹患憂鬱或躁鬱症,在這樣的情況下若缺乏照顧,多數會萌生自殺念頭。現在進入高齡化社會,如何安置獨居老人、如何安養身體狀況不好的老年人,都是問題。希望政府有長期政策,除了居家服務員、社工、志工等鄰里間的幫助之外,是否能提供固定穩定的長期醫療服務,或者完善的安養中心照護,讓更多老年人有社交網絡支持,相互照顧陪伴,減少憾事發生。
2.成大醫師:台灣都市近9成小朋友近視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8230186-1.aspx
台灣近視年輕化,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醫師蕭淑方今天表示,台灣都市近9成小朋友近視,小朋友近視若未能控制而惡化,即使治療,視力仍可能受損。
蕭淑方今天中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在全球名列前茅,年紀越輕比例越高,都市近9成小朋友近視;統計顯示,1983年至2000年間,7歲小朋友近視比率從5.8%升至21%。
小朋友近視如未能控制,有機會發展成高度近視,將會引發視網膜變性、視網膜剝離、視網膜裂孔、黃斑部退化、白內障、青光眼等併發症,嚴重的需要開刀治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回應:眼睛是靈魂之窗,但3C科技越發達,越容易傷害眼睛。接觸手機電腦的年齡逐年下降,近視的年齡也逐年降低,太早近視,到了中晚年很容易引發併發症,未來或許有更高科技的手術可以治療,但也或許沒有,還是要呼籲小朋友們平常多愛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