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聽人看媒體大未來》─媒體批評有道理 就要對症下藥改正 (台灣醒報八週年社慶座談會─張善政)

醒報編輯部 2016/09/06 13:10 點閱 1283 次
醒報八週年社慶與談人─前行政院長張善政。
醒報八週年社慶與談人─前行政院長張善政。

座談貴賓: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谷玲玲
《端傳媒》評論總監曾柏文
《台灣醒報》資深撰述 邱慕天
主持人:
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

一、前行政院長 張善政

主持人:歡迎各位貴賓出席醒報8 周年社慶,今天座談會的題目是「從閱聽人看媒體的大未來」,媒體的未來因為閱聽人改變、工具改變、內容改變、社會氣氛改變而充滿了挑戰,今天非常榮幸,能邀請到深受大家愛戴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先生,請張院長先來跟我們分享。

張善政:首先要恭喜醒報8 周年了,很不容易。在今天這個世代,網路與媒體的關係互動複雜,我知道經營一個媒體相當辛苦。我想網路對於媒體造成的影響,可以從國外的一些主要傳統媒體看出一些梗概。

媒體獲利才能永續經營

不知道從多久以前開始,我開始持續地訂閱《紐約時報》的電子報,這份電子報一開始不用收錢,後來改成要收錢, 不但變來變去,收錢的模式也變了好幾種。這樣的演變歷史中讓我們看到,傳統媒體確實一直在掙扎,想透過各種不同的實驗尋找跟網路媒體共處的方法。

專業報紙靠企業訂購

一直在辛苦做實驗的不只《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也都在做。這麼多年過去了,我觀察各個不同的紙本報紙與網路媒體的互動並找出一個模式:如果我們在商言商,任何媒體一定要能獲利,才能夠永續經營。

看了國外這麼多傳統媒體進行了不同的實驗,我做了一些歸納,但不知道是否有學理可以證明:如果我們的媒體是「to C」(to consumer),像《中國時報》、《聯合報》這類,通常需要靠賣廣告、或是結合電子網路購物來獲利(如UDN)。

但若說是專業導向的報紙如《華爾街日報》,我想民眾家裡面會去訂《經濟日報》或《工商時報》的應該比較少吧,《經濟日報》或《工商時報》這類報紙,大多是由公司訂購,而這種媒體,基本上說它是比較「to B」(to business) 的, 它不是跟Consumer 收錢,而是跟公司企業。

傳統媒體是「to B」還是「to C」?「to B」,那繼續透過網路收錢的模式倒還可以繼續經營;「to C」,要單純透過網路收錢就偏難了,必須想其它新做法,如廣告。

國內媒體也是一樣,在資通訊方面,大家幾乎都看《電子時報》,《電子時報》現在的收錢模式也變得非常清楚。仔細看《電子時報》的經營,由於其訂戶都是專業人士、廠商、投資股票分析師等等,結果它靠著自身專業的人脈網路,開始去辦專業活動、市場行銷, 不只辦活動的既有管道可以讓他張羅到不錯的與會者,收報名費又是另外一種收入。

掌握客群自辦研討會

後來,《電子時報》甚至延伸出不只自己辦專業的研討會, 還開始承接大廠商(或許華碩、鴻海)的研討會,在這裡,它掌握的就是客群,這些讀者在「to B」媒體裡是比較固定的, 工商、經濟、華爾街日報的讀者固定,固定之後就可以開始專心經營自己的讀者群,將其變成固定的營運基礎或獲利來源。

醒報8 年了,我不知道你們主要的供應來源是什麼(眾人笑),可以體會到你們想在台灣經營勢必辛苦,所以參考我的想法,就是獲利要能夠穩定, 媒體才可以永續經營。

座談會與談人社長與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等座談。
(座談會與談人社長與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等座談。李友忠/攝)

新聞科班人才不管用?

另外一提,早年的記者在專業新聞科班裡面,學到的新聞操守、倫理,在現在來看似乎越來越不管用了,網路越來越方便寫一篇文章、並且發布, 而有些人可能並沒有在新聞學校裡受過專業的訓練,我想, 從新聞的專業度來講,現在許多的網路文章,品質可能有點參差不齊,嗯…非常的亂?(眾人大笑)

這牽涉到我們專業科班訓練出來的媒體記者,到底他將來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他們在未來的網路世代裡,要如何跟網路上這麼多人、這麼多文章突顯區隔?這是一個蠻大的問題。

我也稍微觀察一下國外,比較知名的記者會去經營自己的人脈社群,我們必須承認說, 只靠單一的新聞記者或媒體工作人,很難掌握所有的資訊, 他勢必要建立管道、死忠的支持者,不論是透過網路、社群軟體。這些人PO 東西的第一時間記者就可以看到、可以跟他們有所討論互動,讓他們的話透過記者,可以用更專業的方式和角度報導出去。

改變網路「仇恨」文化

從學校訓練出來的專業媒體工作者,當他認真經營一個社群的話,可以拿到很多新聞來源,但是他也需要回饋回去, 有時候,社群裡寫的東西、角度、寫法,從新聞專業上來看, 可能不夠水準,這時候,一個專業的媒體工作者應該要回饋這些社群有一個新的素養,讓社群裡的仇恨文化可以慢慢被中立化。

我們不鼓勵仇恨文化,而是要客觀,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指教,只要夠客觀就應該要報導。我以前在政府單位,政府如果做錯事了,就得要面對媒體,但是媒體的批判不能惡意、蓄意,甚至去醜化沒有的事。

最後我再舉一個例子,:台南發生0206 地震時,由於有一個地區地勢比較高,地震之後10 幾天了還沒有水,這個社區的意見反彈地非常嚴重,我就看到這社區管委會的主委,在行政院臉書上寫了許多對政府的批評。

0206 台南地震我去視察了好幾次,其中有一次我就說,今天要看的是,到底台南的供水狀況怎麼樣了?我指定要看地勢比較高的那社區,那邊的人當然是一肚子氣。

我到了現場後,跟消防隊說, 不要再讓民眾拿著水桶來消防車提水了,民眾把水提到家中2、3 樓去沖馬桶太可惜了,如果水夠的話,直接把水灌到社區的水塔吧。

對此,居民最後很高興。然後我碰到了那位管委會主委, 我向他道歉,說明自來水公司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已經盡力了。事後回到行政院, 竟看到那位主委在行政院臉書上面的說詞,終於從10 多天的負面轉變為正面了。

負評但要有建設性

我想媒體亦同,只要媒體批評的方向有道理,我們就能夠對症下藥去做改正,這樣的批評雖然負面,但可以有建設性。

後來,我們行政院的工作同仁告訴我說,我之後如果去哪裡巡視,這位主委就會上來按個讚,跟台南沒關係也按讚, 竟變成行政院的粉絲,這件事給我的啟發就是,我們不是不能夠面對負面,如果負面是有道理的,設法去解決以後,它有機會變成正面,因此網路上的仇恨文化,其實是有機會透過媒體的薰導,把它轉化成正面的。

社長與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及張俊雄合影。
(社長與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及張俊雄合影。 李友忠/攝)

座談會提綱:

  • 一、《工具/ 通路主導內容》-- 資訊科技的發展如何主導著溝通與傳訊模式,迫使媒體工作者必須升級、轉型,甚至「砍掉重練」?
  • 二、《人人都是媒體人》-- 閱聽人如何在開放的媒體狂潮中從「接收者」(訂報收報、按時守著電視),升級成為「選讀者」、「策展人」(curator),甚至「協作者」?
  • 三、《媒體人如何突圍》-- 新媒體如何凸顯專業、特色與深度?如何生存/ 誰付費買單? 如何與權勢者(產、官、學界、意見領袖、藝人)互動、共榮?
  • 四、《新媒體形塑的社會》-- 從網路上的仇恨文化(網路小白),看新媒體在思想形塑與社會價值建造的困境,與新世代的閱讀意識與認知取向。

《從閱聽人看媒體大未來》台灣醒報八週年社慶座談會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