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週刊封面:長生不老藥 帶來更幸福? (20160814 經濟學人)

邱慕天 2016/08/14 18:42 點閱 1087 次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你知道現在的膝蓋和髖關節置換,已經有機會讓94歲的老人再戰馬拉松跑道了嗎?而這些替換的關節,還是從自體細胞淬取培養出來的。

自古以來,長生不老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今日的醫療科技已將「不老藥」一一研發出來,展望未來,「長生藥」則將帶著人類突破120歲的自然壽命極限。(它們包括換血技術、用幹細胞養出足以取代失去官能的老化人體組織、用基因改造技術把人類特定族群傳下的「長壽基因」播散到全人類身上等等。)

《經濟學人》認為,人們必須為終將到來的凍齡社會做好思想準備:首先,由於這些技術初期的成本花費,似乎是有錢人才配活得更久、作威作福並擠壓未來世代?看看現在貧富不均對秩序帶來的衝擊,民主的精神根基在凍齡社會必定更加鬆動。

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敘事引導新的社會。未來,不妨把人生當成「兩個輩子」來過:「中年危機」不再是感嘆失去的青春活力,而是如何給人生下半場賦予新生的價值和意義;人們到50歲不是規劃退休(因養老金不但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是整體社會所負擔的起),而是回到學校進修新開闢的30年職涯!

然而,更嚴峻的衝擊是婚姻與家庭。誰能有辦法與20多歲結褵的對象80年還相看兩不厭?未來的人倫關係肯定會錯亂,離婚換伴侶以及在第二段人生跟不同的伴侶生子,將以「碎片化關係」的新常態,廢去宗族和一夫一妻制的精神根基。

生物學給了我們長壽的盼望,然而如果人類的智慧、腦力、健康沒有同步跟上,活得更久的人生恐怕並不意味著能更幸福。
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704791-science-getting-grips-ways-slow-ageing-rejoice-long-side-effects-can-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