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赴美訪問 難脫二戰歷史包袱、警民彼此不信任 巴爾的摩釀暴動、翻譯台灣文學 才能閃耀國際文壇 (20150501醒報國際現場嚴震生)

醒報編輯部 2015/05/04 15:11 點閱 1557 次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在美國進行72小時旋風式的訪問,美國接待他的規格之高。(photo by 美國白宮)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在美國進行72小時旋風式的訪問,美國接待他的規格之高。(photo by 美國白宮)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整理:游昇俯、周佳蓉

一、安倍赴美訪問 難脫二戰歷史包袱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最近國際間最大的焦點就是美國和日本的關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在美國進行72小時旋風式的訪問,美國接待他的規格之高,讓許多人揣測美國和日本這麼高調,是為了給中國和俄羅斯顏色看,有不少美國人也不能接受歐巴馬對安倍晉三如此示好。

這中間還牽涉到一個敏感議題,就是日本是否肯對其二戰期間侵略與慰安婦問題道歉,請嚴老師跟我們分析一下。

【遺憾,但未道歉】
嚴震生:安倍這次到美國進行國是訪問,除了和歐巴馬見面,甚至還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做演說,之前他到過麻州,為哈佛大學學生進行一演講,當時也被問到關於慰安婦的議題,他只說「感到痛心」,並認為慰安婦是人口販子而非日本政府強徵,這個答案大家不是很滿意。

安倍也沒有對二次大戰韓國慰安婦的問題、對中國的侵略以及在中國東北以化學武器人體試驗進行任何道歉。安倍在去中國之前,是在印尼參加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的亞非高峰會議,他那時就提到,對日本在二次大戰亞洲發生的這些問題感到懊悔(remorse),但是他沒有道歉,到了美國也是這樣的態度。

大家本來希望二戰終戰70週年,美國跟日本打過仗,安倍到美國國會演講至少做出一個道歉,但從他之前的鋪陳,就可以知道到最後他還是沒有道歉,還是用那個字眼remorse。

問:remorse可以翻成「遺憾」嗎?

嚴震生:對!遺憾,感到遺憾、感到懊悔。他也提到二次大戰時很多受害者是女性,日本也會亟力維護女權等等,但就是不提慰安婦。我們也看到韓國為了慰安婦問題,還有人坐著輪椅到美國去抗議,但是並沒有獲得安倍正面的回應。

【參拜神社 道歉何用?】
問:這裡有兩個問題,日本歷任首相不願面對他們在二戰期間的侵略行為,是否與他們的文化或社會背景因素有關?是不是他們老百姓不希望首相講那麼卑躬屈膝的話?第二,世界各國,包括歐洲、韓國或中國為什麼那麼期待聽到他一句道歉?他說與不說有什麼不同?說出來傷痛就能撫平嗎?

嚴震生:首先,日本並不是沒有道歉,1990年代中期,日本一位社會黨的首相春山富士曾為二次大戰的侵略道過歉。日本前自民黨總裁河野洋平的「河野談話」也是,他是為慰安婦問題道歉。

這兩人都說過,那為什麼韓國、中國還是不滿意?主要的原因在後來的首相,包括小泉純一郎或安倍,都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向侵略的軍閥致敬,這樣能說是為侵略而道歉嗎?

這是一點。再來就是教科書,他說承認侵略及慰安婦,但教科書從來都不提,讓韓國和中國都希望日本像德國一樣,要不斷道歉,每一位首相都要。

我相信,大家要安倍道歉是因為他參拜過靖國神社,如果這些動作不做,要說接受過去包括春山富士、河野洋平一切的談話,但日本還有教科書問題,以及首相不斷到靖國神社參拜,我想是大家無法接受的主要原因。

【向強國致歉難】
問:日本人或安倍打死不道歉原因為何?

嚴震生:我個人認為,現在日本要跟韓國、中國道歉比較難,德國當初道歉是容易的,因為它第一個道歉對象是波蘭,然後法國,德國比這些國家都強,它是現在歐洲最強的國家。強國跟弱國道歉容易,要日本跟崛起的中國道歉,它自己心裡無法接受。

韓國現在也很強。所以我一向主張,日本先跟台灣道歉比較容易。相對於韓國和中國,台灣比較弱小,而且日本一向對台灣有好感,加上「311」台灣做了不少援助,來跟台灣道歉,日本的民眾也比較能夠接受。

問:這一趟歐巴馬與安倍高規格的見面,很多人擔心可能觸怒中國、俄羅斯,好像美日兩國在「曬恩愛」,有沒有影響到其他國家的關係?

【美國人不滿】
嚴震生:我覺得會!美國國內也有些人不滿意,比如他們希望能談成TPP,但這次只有進展,沒有一個確定的結果。因為日本持續保護國內農業,對汽車關稅不肯降低,這是美國不滿意的地方。

但是兩國軍事合作愈來愈密切,新的美日防衛指針出來後,日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幫助美國,所以有人問,萬一日本和韓國起衝突,美國是不是也要幫日本呢?所以韓國對新的指針很不高興,中國、俄羅斯也都不高興,所以看起來美、日兩國變成鐵桿兄弟了,但面對的敵人好像也愈來愈多。

問:歐巴馬這樣做下去會影響民主黨的選舉嗎?

嚴震生:我認為不會。這對美國與日本的關係比較正面,應該不會影響到民主黨。歐巴馬也特別安排了一個行程,讓安倍到阿靈頓公墓致敬一下,這個小動作表示,日本對侵略美國也表達一些悔意。

主持人:不管怎麼說,歐巴馬的外交很可能愈走愈窄,值得我們持續進一步觀察。

二、警民彼此不信任 巴爾的摩釀暴動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馬里蘭州最大城市、離白宮不遠的巴爾的摩,最近發生嚴重的種族糾紛。在這次的暴動中,憤怒的群眾不但持磚頭及棍棒襲警,甚至燒毀1百多輛車及15棟建築,幾乎陷入無政府狀態,請嚴老師跟我們分析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暴動波及金鶯隊】
嚴震生:台灣民眾如此關心此議題,其實是和旅美投手陳偉殷所屬金鶯隊在巴爾的摩有關,殷仔也於網路向國人報平安。這次事件確實影響到大聯盟棒球賽事,金鶯隊與白襪隊的2場比賽都取消了,29日的比賽則是在不開放觀眾進場的情況下完成。

另外,本週末原本在巴爾的摩有場金鶯主場對戰光芒隊的比賽,聯盟也擔心看球人多易產生暴動,將賽事移至坦帕灣光芒隊的主場。雖是金鶯隊主場,但卻在別人家場地打,這是很特別的安排,理由是巴爾的摩發生暴動。

此次暴動是由於警方執法過當,而執法的對象又正好是非洲裔年輕人。這位名叫Freddie Gray的年輕人,身上並沒有違法物品,僅有一把彈簧刀。然而當時警察覺得他可疑,他拔腿就跑,卻終究逃不過警方的追捕。

當Freddie被抓後,因警方施力過重,造成其脊椎受傷,再加上他有氣喘疾病,向警方反應卻不被理會。另外,在警車行駛的過程中,警察未將上了手銬的他繫上安全帶,使原先脊椎的傷因車子晃動,造成傷勢更加嚴重,送醫幾天後就過世了。

【巴市黑人占6成】
Freddie Gray發生這樣的悲劇,也讓外界質疑是警方執法過當,因而有些地方展開和平示威抗議行動,主題定名為「Black Lives Matter」,以表達黑人的命也是命。全球黑人比例僅約12%,然巴爾的摩人口中就有6成為黑人,比例相當高。其實巴爾的摩市長是黑人女性,警力也以黑人為主。

而美國去年於密蘇里州也曾發生暴動,雖是以白人為主的小鎮,但整個暴動的處理非常順利且和平落幕。但沒想到巴爾的摩在Freddie Grey出殯後竟發生了種族暴動,縱火、搶劫還砸警車,造成整個城市都慌了,也讓2場美國大聯盟職棒被迫取消。

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表示,起先的和平抗議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但之後的暴動,又搶劫又打人是不對的。他認為此際應看出整個問題的核心所在,並予以解決。

問:剛才嚴老師提到巴爾的摩的背景,有6成皆為黑人,這也讓我有個新的想法,往後美國警察在面對黑人時,是否應更加小心。對於白人還可以搜身,但黑人是較為敏感的族群,加上黑人犯錯機率較高,美國的警方會不會變得很緊張?

嚴震生:要問為什麼會有如此多年輕的黑人死於執法人員手上?像這次事件,是因Freddie抗拒逮捕因而有執法過當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很多年輕人雖小錯不斷,但並未有重大的違規,只是當他們看到警察時就跑,警察本能的反應就是去逮捕。

【警民不信任釀禍】
至於為什麼要跑,因為他們覺得只要被警察抓到都沒有好事,何況警察常常會以比較暴力的手法對待,也使得他們在面對警察時,往往都是先跑為妙。執法警察則辯護,認為並沒有把他們當作嫌疑犯。然探究根本原因,還是雙方彼此不信任所致。

問:嚴老師剛剛講到黑人占6成,警察大多是黑人,就連市長也是黑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是比較能夠有理性的溝通才對吧?

嚴震生:所以一開始在19日時是和平示威,一直到10天後才有暴動產生。一開始美國媒體認為他們的市長、警察處理得不錯,因為他們在事發後馬上前往喪家探望,也沒有像密蘇里州暴動時,官方不願公開執法過當的警察,巴爾的摩警察並沒有馬上否認自己錯誤。只是沒想到出殯完就發生暴動了。

問:為什麼呢?

嚴震生:有人總喜歡趁火打劫。從另一角度來看,美國的大城市,包含紐約、巴爾的摩,過去20多年來犯罪率降低許多,但這樣的結果乃是由於警方加重警力,並放手讓警察管理治安。只是在放手之際,往往對少數族群不利,特別是犯罪率較高的非裔黑人,時常遭到執法過當的狀況,這都是未來須檢討的。

主持人:這整個事件確實有很大的教訓及值得學習的,包含如何藉由彼此的信任來療傷止痛,並在執法合理與過當之間做平衡。

三、翻譯台灣文學 才能閃耀國際文壇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瑞典漢學家馬悅然,非常仰慕中華文化,不但娶了中國太太,目前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終身評審委員,他對中文世界非常了解。最近他到澳門演講,表達他對中國實施簡體字的不贊成。他覺得中國應該改回繁體字,以保存中國文化精美之處,否則未來的孩子將無法讀懂1958年以前的作品,嚴老師的看法如何?

【簡體字音義失真】
嚴震生:我覺得問題並不在於不會繁體字就無法讀哪些作品,畢竟現在可利用電腦,輕易就能將文字由簡轉繁,或由繁轉簡,如此就能讓大家都看得懂。我認為根本的問題在於繁體字變成簡體字之後,有些意義就消失了,就連大陸也常自嘲說,有些簡體字無法表達原本的意思,字與義的連結性消失了。

當初大陸因為繁體筆劃太多,一般人學習起來較辛苦,才會將繁體轉為簡體。但現在電腦很方便,使用電腦輸入時,簡體與繁體的困難度就沒有差別,在節省時間及便利性上,兩者也沒有差異了。

至於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有甚麼區別,就如馬悅然所言,若以簡體字閱讀古籍,有些傳統的意思就被省去了。我個人是寧可看英文,也不願看簡體字。譬如說歷史的「歷」,簡寫為「历」,有時甚至連中間的「力」都省去了,而廣東的「廣」,連中間的「黃」也省去。省了太多,讓發音及意義完全失真。

馬悅然提倡恢復繁體字的理由,就是認為從字根可以猜出意思,正如英文也同樣具備拉丁文的字根,是同樣的道理。又例如,看到草字頭就知道與植物相關,但簡體字的「葉」卻是「一個口加上一個十」,無法看出跟植物的相關性。

【繁體字具美感】
在文字優美上,絕對是繁體字取勝。書法方面,包含韓國、日本甚至中國,都會掛繁體字的書法,因為它的美是簡體所無法取代的。至於香港,雖然是以拼音法,但仍然是用繁體字。繁體轉為簡體,除了缺乏美感外,整個文字的邏輯也被忽略了。

馬悅然想表達的另一個重點是,如何將好的中文作品翻譯成外文,讓更多的讀者讀到,這也是台灣需要重視及努力的。

例如高行健的書,正因為翻譯成國際性語言,而讓更多的讀者讀懂,才有機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台灣目前沒有一位諾貝爾獎的得主,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將我們的作品翻譯成外國語言,不論英文或法文皆好,這樣才有在國際嶄露頭角的機會。

問:沒錯,高齡90、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的馬悅然曾在演講中回憶,他人生中讀的第一本中國作家的作品是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這本書很早就被翻成英文。之後他又讀了許多中國作品,包含《老子》也是他極具興趣的著作,而《老子》同樣也翻成多國語言。

【翻譯外文讓世界看見】
後來他跑去請教瑞典的漢學家高本漢,高本漢建議他自己學中文,並自己翻譯。讓原本打算教拉丁文及希臘文的馬悅然,後來就轉換跑道念中文。他在24歲時首次到中國,看到峨嵋山的雄偉以及唐詩的豐富,對中國文化產生很深的仰慕之情。

以後他還讀了《左傳》,並稱之為全世界最精彩之著作。他也翻譯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同時非常喜歡《詩經》、《楚辭》的作品。連我們華人都不見得會讀這些經典作品,反而是外國人對於中文世界充滿嚮往與憧憬,請嚴老師分享一下感想。

嚴震生:他提到的這些我也深有同感,我在美國時也曾讀英文翻譯的中國古典之作,有些翻得很漂亮,有些則翻得詞不達意。台灣有許多的翻譯人才,卻不是文學家,因此他們翻譯得只能達到表面的意思,卻達不到文學的深遠境界。

我認識一位美國華裔詩人,他翻譯了聞一多的詩,他翻譯起來非常有「感覺」。我們的文學家,不要認為創作是唯一,也可試著從事翻譯的工作。

同樣,我們若要將作品從中文翻成英文或法文,也需要外文系的教授願意放下身段做翻譯,而不是僅寫期刊文章,這樣我們的文學才能更為國外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