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一帶一路」崛起的發展挑戰

邱慕天 2014/12/31 17:59 點閱 676733 次
一帶一路的中國戰略地圖(photo by 股城網)
一帶一路的中國戰略地圖(photo by 股城網)

【中國一帶一路】

「聽不到陣陣駝鈴,看不到漫漫黃沙,取而代之的是縱橫交錯的高速鐵路和公路,凌空飛翔的大型航空器,鳴笛起航的遠洋輪船,四通八達的網路路……」,「一帶一路」這個詞解釋開來,是建立在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絲路經濟帶」與「21世纪海上絲路」的戰略構想,重點在於多邊性(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共榮的、漸進的區域擴張,是中國未來的10年計畫。

「一帶一路」的概念與「大國外交」是相對的,因其重點佈局會在於拉攏周邊較小的鄰國(小國外交),與訴求「亞太再平衡」的美國爭奪相同的盟友。(目前一帶一路涉及的60多個國家中,有30多個表態支持中國,其餘仍在觀望。)

【英美再平衡操盤】

《金融時報》刊出北京中科院分析師薛力〈「一帶一路」折射的中國外交風險〉專文,內文介紹,「再平衡」係來自當初昂格魯薩克遜人外交擴張的傳統,其概念核心是:扶助弱國一方以實現某一地區的力量平衡,防止地區大國進一步「坐大」、衝擊自己的安全與利益。

一如自帝國時期以來,英國在殖民地經常用的「把少數民族扶持為統治階層」,使多數主流社群被壓制、平衡,而無法充分壯大(如印度、埃及、敘利亞),美國在二戰獲得全球主導地位後,起而效尤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

薛力寫道:

在歐洲支持西歐對抗蘇聯及其東歐盟國、在中東支持以色列對抗阿拉伯國家、在南亞支持巴基斯坦對抗印度、在東亞通過一系列雙邊同盟(美日、美韓、美菲、美泰)對抗社會主義國家(如中蘇同盟、蘇越同盟、中朝同盟)。現在,則表現為在東海問題上支持日本,在南海問題上支持東盟聲索國。

採進取式現實主義的米爾斯海默(Meirsheimer),則以類似「遙控者」概念來形容這種外交作為。

【圍堵?實為競合】

薛力〈「一帶一路」折射的中國外交風險〉從中美「競合關係」切入,認為美方「圍堵(contain)中國」的戰略,剛好也是在這「一帶一路」所強調的多面向上的,

  • 意識形態與政治制度:西化中國。
  • 安全:通過強化同盟與支持中國的爭端對手來牽制中國。
  • 軍事:封鎖高精尖技術與武器流向中國。
  • 經濟:誘導中國進一步推行市場經濟。
  • 文化與教育:通過人員交流與人才培養對中國進行滲透。

所以它「圍堵」的方式,是既要投資中國、又要了解中國,可稱為既競爭又合作的「兩面下注」。

然而薛力畢竟是以中國立場發言,他直言只有「意識型態上西化中國」一項,符合「圍堵」的標準,但過度實用主義導向的美國沒有能力在思維深度上西化中國。剔除這點後,其他方面就是接下來的分析重點。

目前的現實是,中國「一帶一路」與美國的「再平衡」其實是打平的。中國作為大部分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只能達到他們「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

【人人都是兩面手】

作者認為,中國發展「一帶一路」,這些陸路與海帶上沿線國對於中國帶來的安全與文化威脅,是中國必須處理的。建議是從具體的功能領域著手,構建小多邊安全機制,

比如:

  • 在南海建立共同休漁制度
  • 開展聯合巡邏
  • 進行雙邊與多邊軍事演習。

其實,美國也認為僅僅依靠亞太國家已不足以制衡中國,也因此把印度拉入而形成規模更為宏大的「印亞太」(Indo-Asia-Pacific)再平衡的概念,胸懷大國抱負的印度則比較懷有戒心地接納。

至於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國家,則因直接與中國在海域主權對抗上的劣勢,而樂意接受美國的戰略定位,也可算是繼承二戰乃至冷戰以來的安全合作基礎。

其他方面的周邊國家(如蒙古、新加坡、越南、台灣),則也擔心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太高,導致中國人的大量湧入破壞其文化主體性,或是讓中國趁機影響其政局、甚至提出領土要求,這些都是很難消除卻實際的疑慮。

【馬歇爾計劃】

薛力認為,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就算先將「一帶一路」聚焦在中國作為經濟大磁鐵的主優勢,情況也並非如此單純。

過去馬歇爾計劃是在經濟發達的歐洲進行經濟重建,而堪稱為「新版馬歇爾計畫」,60多個合作國家其實包含了很多發展中經濟體,合作項目以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工廠、道路、橋梁、港口、機場,加上電網、通訊網、油氣管網等跨國互聯的項目),但是作者評估,這些發展國家的經濟體質,投資報酬率並不容預期得太過樂觀。

輔以鉅額「外匯存底」、「嚴重的產能過剩」兩大國內經濟問題,這個「馬歇爾計劃」其實對各國是包藏著毒藥,要藉著「一邊一帶」幫忙消化中國不正常經濟擴張導致的畸形結構。

外匯存底,只能用於對外經濟活動,它實質上是中央銀行向財團與外資的借貸,它有利息的包袱,於是現階段大都投入在歐美穩健的公債券上。它會變得如此龐大,也與日前中國炒短線的四兆人民幣刺激措施很有關係。這對從鄰國開始的擴張交往,幾乎沒有幫助。

至於「過剩產能」,更是不可能讓沿線國的工程需求來化解。例如過多生產的「鋼」一年多達2.74億噸,周邊國家合作案能吃下的還不到7%,還是「關閉生產線」,降低經濟轉速、並穩健內需,才是健康的發展之道。

否則一個病體蹣跚的「巨人」,怎麼能讓「鄰人」信任他可以來扛著他們走更遠?只怕中國提出「同行一程」的意圖,是利用「鄰人」來攙扶他,這些怕被壓垮或淹沒的在腳下的小伙伴們(包括台灣),應該避之才唯恐不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