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血汗受關注 叫車、候車有解

邱文福 2014/08/26 20:05 點閱 3498 次
休息兼候車其實才是小黃司機們覺得可行的模式,搭配叫車及超商接客,較能減少空車兜客現象。(圖:本報資料室)
休息兼候車其實才是小黃司機們覺得可行的模式,搭配叫車及超商接客,較能減少空車兜客現象。(圖:本報資料室)

【台灣醒報記者游清淵綜合報導】全台小黃問題不一,最大困擾在台北市,以致成為市長競選話題。為了解決車多客少、隨意招車、滿街兜客、浪費汽油等問題,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請政策總監張景森策劃提出「解救血汗計程車」主張,期以改變載客方式、擴大定點候客和叫車派遣,解決大台北地區小黃巡迴攬客滋生的問題。但一般認為,只要增設50-80個候車休息區,配合無線與智慧手機叫車、超商上客,問題就可改善。

大台北都會區小黃數量高達5.5萬輛,分屬個人車行、小車行、大車隊等,8成以上是巡迴攬客,半數以上司機每日工作超過14小時,其中有2/3以上行車時間是空車。巡迴攬客方式效率低、影響交通和環境,空車繞行又造成交通阻礙、能源浪費與空氣汙染,駕駛疲勞則易生事故,空轉更無助收入。

【空轉問題大】
「解決空轉」就是問題核心。目前台北市區僅有5處小黃專用「休息站」,166個「招呼站」(共738個車格)。這些休息站或招呼站,都採「因地制宜」模式,沒有針對性的供需規劃。最大的建國休息站有202個車位,小黃司機可以如廁、沖澡等。最小的公館休息站有17個車位,每小時收費15元。招呼站則如路邊停車,對5.5萬輛小黃來說當然不夠。

柯團隊主張改變載客方式、擴大定點候客和叫車派遣。做法是在全台北市再增設5千個小黃專用候車位,讓小黃在定點停車候客派遣,減少空轉、燃料浪費及交通阻塞、空氣汙染,並降低交通事故。只因候車區沒有輔助功能(真正的休息),叫車系統又沒有現今的便捷,以致難有成效。此案一出,輿論譁然。

柯的競爭對手連勝文陣營指出,柯提「取消5千個路邊停車以增加招呼站」,恐造成台北市自用車尋找車位並增加油耗,認為應從源頭管制、整體規劃才能徹底解決。但柯辦政策總監張景森回應說,5千個小黃候客車位是全新設置,不會減少目前北市停車位數量。但尋找5千車位設候車區的構想,卻引來醫師楊斯棓斥以食古不化。

【招呼站理想性高】
北市計程車公會理事長王明雄表示「路攔」文化造成的亂象,應該改變,如果能成功推動5千個候車格,應有機會改變搭車習慣。但有司機反對說:「如果5.5萬輛車,有3萬輛在繞,1.5萬輛在家休息,5千輛候車,比例太懸殊,還是無濟於事。」

事實上,推崇Uber優步系統的年輕一代,忽視了年長者無法透過智慧手機叫車,此一事實也未被納入思考。一位剛抵達醫院的老先生說:「我不上路攔車,去哪裡叫車?」

最需要招呼站的地方,應是車站,然而車站卻是最無法安排小黃招呼站的地方,王先生說:「候車招呼站理想性太高啦。再說大太陽下,怎麼可能停留等候?」

【應全面執行候車區】
經常在杭州南路停車休息的黃先生說:「如果有可以乘涼、休息的地方,不必躺在車上開冷氣,當然好啊。」又說:「最好就在大台北地區全面設立100個有休息區的候車區,並要求小黃一律加入叫車系統,除了順道接客外,不准沿街攬客。」

候車兼休息是小黃普遍的需求,乘客則是小黃存在的目的,而乘客如何從沿街叫車變成電話招車,這才是最大的困難。年輕世代較能接受,但外來客與年長者面對轉型,應有配套措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