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人體影像計畫大曝光,英國掃描10萬名志工,建立了最大影像數據庫!15年來,英國生物樣本庫掃描志工的大腦、心臟、腹部、血管、骨骼和關節,編製出世界最大、最詳細的「人體影像數據庫」。對此,科學家可以更精準觀察人體內部細節,有助於未來醫學診斷、預防和治療應用。
人體影像數據庫
《BBC》報導,英國生物樣本庫與10萬名志工經歷15年合作,透過掃描他們的大腦、心臟、腹部、血管、骨骼和關節,最終編製出世界最大、最詳細的「人體影像數據庫」,這項突破性成就有助推動未來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據報導,2014年啟動該計畫的掃描成像,志願者每隔幾年需要進行重複掃描,針對身體和器官的增長變化進行追蹤調查。對此,透過將掃描結果與英國生物樣本庫的其他數據結合,科學家可以測試大腦或身體組成的早期變化,以及導致晚年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的機率。
威斯敏斯特大學代謝成像教授托馬斯指出,手動分析人體成像恐花費數年時間,而該計畫可以自動提取人體資訊,僅需在幾分鐘內就能測量身體的所有部位,這徹底改變科學家的工作模式。
英國生物樣本庫
《I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英國生物樣本庫是全球重要的生物醫學資料來源,為公眾健康研究提供資料。目前,已有超過1300篇基於該機構影像資料的科學論文發表,其中一些反映出人體影像數據庫對醫學診斷的影響,例如:在不到一秒之內分析心臟掃描的能力。
如今,這項數據庫有助於科學家更精準觀察人體內部細節。英國生物樣本庫首席研究員兼執行官柯林斯表示,這項人體影像研究比過往任何項目都大出10倍以上,使科學家能夠看到原本無法看到的疾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