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強震山脈位移 交通措施應再評估

簡嘉佑 2024/04/14 15:49 點閱 3328 次
花蓮地震現場救災狀況。學者汪中和受訪時指出,強震未來恐更加頻繁,須防範西半部大地震。(國民黨立委傅崑萁辦公室提供)
花蓮地震現場救災狀況。學者汪中和受訪時指出,強震未來恐更加頻繁,須防範西半部大地震。(國民黨立委傅崑萁辦公室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強震未來恐更加頻繁,須防範西半部大地震!4月3日花蓮地震餘悸猶存,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魏國彥投書提到,地震導致國土向東南方移動,花東交通措施評估都應改弦更張。學者汪中和受訪時也認同指出,中央山脈的人為開發活動確實需加強評估,且憂心臺灣地震能量紓解有「東多西少」的失衡現象。

台灣向東南方移動

魏國彥14日投書媒體提出「如何給後山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的問題說,四○三大地震的震央在花蓮壽豐外海,但是引發的破裂往北發展,地動的最大位移量304公分發生在新城外海,引發步道巨石崩落,掩埋遊客。

他說,主震發生以來,七、八百個餘震陸續往北方破裂,餘威猶在,巨石滾落,甚至造成十日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幸未釀成大禍。就地震機制而言,這是一個新的台灣地震型態,起因於花蓮東方海底大破裂,造成中央山脈北段向東南方激烈逆衝,乃至整個台灣中北部都向東南方運動。

交通開發應加強評估

魏國彥認為,如果科學假說為真,對於中橫公路、蘇花公路、北迴東線鐵路的安全評估就要改弦更張,安全係數都需要修正,在馬上接下來的這些交通運輸要道的修復與重建是否要考慮繞道改建?要如何選線選址?

對此,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同意魏老師的看法」。他強調,臺灣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再加上氣候暖化的影響,未來強震會更頻繁,對於臺灣的國土安全影響至深。東部能量已釋放,他特別擔心,西部發生大地震的風險。

汪中和分析,中央山脈的人為開發活動,包括道路開闢、礦業拓展、高山農業、伐林,都需要加強管制,以保護山林的完整,減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至於花蓮如何保持對外的交通順暢,海路運輸是十分值得提倡的方向。

地震恐從東到西

魏國彥在投書中也提到,「這次大地震是否將引發其他斷層活動?是否應該加強研究,布置監測網?」他表示,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四月九日發表花蓮大地震造成的地表位移,計算了震前23小時與震後22小時之間的差異,發現花蓮沿海地區受斷層破裂作用而有最大約五十公分的抬升。

他進一步指出,位居北緯24度與25度之間的中北台灣則有整體向東南滑動的位移,最大量達30公分。換句話說,這一段國土有顯著的變形;而變形區塊的南北兩側邊界並沒有明顯的地震或破裂現象,但須注意應力累積的狀況。

警戒彰化、六甲斷層

對此,汪中和強調,花蓮4月3日發生了規模7.2強震,對於釋放多年來板塊擠壓累積的能量確實有所幫助。可是臺灣仍然有潛在的強震風險。因為自2000年至今,臺灣及周邊地區已經發生了31個規模6以上的強烈地震,其中71%在東部,西部地區僅有9個29%,且都出現在2016年的二月之前。

他說,換句話說,臺灣地震能量的紓解有「東多西少」的失衡現象,2016年以後更是嚴重,顯示臺灣西部發生大地震的風險仍然存在,西部人口密集,重要產業林立,又有縱貫全島的交通大動脈,強震的衝擊非同小可。

汪中和說,以地震科學中心的「孕震」機率觀察,西部的彰化斷層、觸口斷層、木屐寮-六甲斷層的風險最高,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