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放養》

醒報編輯 2024/03/03 22:19 點閱 1304 次

面對家中兒女,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焦慮滿滿,以過去和青少年對話的豐富經歷,從準大人視角出發,帶你創造「自由不自虐」的親子對話空間。

如何當一個孩子信任的大人,在需要的時候提供陪伴和幫助,成為支持孩子的後盾,是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

參與高中、大學學生輔導及教學工作近30年的許恆嘉,在擔任書院導師期間,他以「不給予正確答案,但引導對方自己探索」的方式陪伴年輕學子們得到屬於自己的領悟,也因此被學生喻為「大家的樹洞式保險箱」,紛紛對他傾訴藏在內心深處,那些對親朋好友也不說、不談、不問的煩惱。

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和恆嘉老師認識,有超過二十年的時間了,當年我只是個剛升上高一的高中生,因緣際會之下加入了攝影社,認識了當時的社團老師許恆嘉。

在攝影社的日子,與其說是和老師學攝影,更多的是學習怎麼看待人生。當年高一的我,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想要自己做決定,卻又無法自己承擔責任。

整個腦袋在打架

有好多事情似懂非懂,想找人問,卻不知道可以問誰。父母嗎?我不知道怎麼開口跟他們說。老師嗎?告訴他們我的煩惱,會影響到他們怎麼看我,會影響我的學業成績嗎?同學嗎?同學會說出去嗎?他們會不會覺得我是異類?

在青少年時期,整個腦袋在打架,常常會不自主的哭泣,卻也說不出來由。生命彷彿需要一個出口,只是找不到出口在哪裡。

認識恆嘉老師之後,剛開始只是覺得這個老師很不一樣。他沒有給我們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更像是個大哥哥陪伴在我們身邊。後來除了攝影的事情,和老師談更多的是關於成長、關於生活、關於未來。

敢勇敢開口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恆嘉老師不會直接先入為主,直接用他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該怎麼做。他會先聽我說,然後從和我談話中的蛛絲馬跡,慢慢分析給我聽。當時我不敢向大人求助,是因為心裡大概也猜到大人給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是我們不想要的,所以選擇不說、不問、不談,就這樣放在心裡。

是眼界大開

每一次和恆嘉老師對話,我都覺得打破了我腦袋的框架,用了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觀點去看事情。我記得當時老師已經開始著手研究「碎形思考」和「DISC」。社團時間之外,老師也會和我們一起吃飯聊天,用這些工具幫我們做一下人格測驗。這對於當時是高中生的我來說,真的是眼界大開。

高中畢業後和老師斷了聯繫,沒想到他又讀了博士班,接著到澳門去教書。我們重新聯繫上是因為「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這個粉專,讓他又重新找到我。

因著文字,因著網路,我們二十年後再相遇,他告訴我他正在寫一本書,正是關於他這二十多年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學生的經驗。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讓我看見一個人怎麼樣把生活跟研究結合在一起。

人生不一樣

高中時就常常聽老師談自己的三個孩子和師母的故事,聽著老師的教養方式,覺得怎麼跟我們家完全不一樣。聽著老師怎麼樣讚美師母,欣賞自己的另一半,這也是在我的原生家庭中不曾看到的。當時覺得好羨慕好憧憬,恆嘉老師讓我看見人生不一樣的可能。不然,以一個高中生來說,身邊的參考對象真的太少了。就像是柏拉圖的洞穴理論一樣,我在洞穴裡面,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當年高中的我,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當年老師口中的三個稚子,現在也都已經長大。讀著恆嘉老師的著作,像是幫我拼湊了這二十年來錯過的時光。

閱讀教養的書籍

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孩子的成長,我開始閱讀教養的書籍。大部分的書籍都是作者就孩子當下的階段,去描述這個階段的教養經驗。大部分的書聚焦在國中高中,大學階段好像就不在父母的教養範圍。

這本書中老師交錯著回顧從孩子還是孩提時期,到現在已經在讀研究所甚至進入職場,這二十幾年來的教養歷程。除了自己的孩子之外,還有許多輔導大學生的經驗。

讀著這本書,才發現老師的三個孩子非常不一樣,不是走在平均值,而是走在極端值,想必這樣的教養非常不容易。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的孩子是個學霸資優生,她告訴我找不到讀書的意義和目的,想要休學,我該怎麼回應她。我無法想像,如果是我的孩子離家出走,徹夜未歸,最後被在別的縣市的警察局通知領回的時候,我到底該跟孩子說些什麼。如果你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沒關係,我們可以看看過來人恆嘉老師怎麼做。

讓孩子找到願景

或許你覺得這是家庭教養風格不同,無法一體適用每個家庭、每個孩子。但在這本書當中我看見的不僅是個案的處遇,而是引用相當多的研究,和許多的教養書籍,有相當紮實的理論基礎。一邊閱讀著恆嘉老師的故事,一邊看著老師將心目中的理論架構一步步建構起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要處理的不是眼前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是先讓孩子找到自己的願景(vision),自我察覺後發現自我能力和願景之間的落差,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strategy)去減少差距,當中有哪些方法(approach)可以解決,最後採取實際的行動(implementation)。

VSAI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一個漏斗形成一個螺旋。父母應該用VSAI的思維陪伴子女,肯定V,接納S,論理A,堅持I(我知道你現在可能看不懂,但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懂了)。

整本書讀來非常過癮,故事穿插著理論,理論交織著故事,不經令人一下眉頭深鎖,一下又莞爾一笑。整本書首尾呼應,整個系統綱舉目張,重點是裡面充滿了愛和溫暖。回想起自己的成長過程,也對照現在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在閱讀當中和自己對話,修補自己的過去,調整未來和孩子的相處策略。

聽聽三個子女的看法

感謝恆嘉老師願意分享並且記錄下這二十幾年來的教養經歷,讓正在教養路上的我們,可以按圖索驥,看清楚孩子處在VSAI的哪個狀態,父母可以怎麼應對。我期許自己也可以和恆嘉老師一樣,當一個孩子信任的大人,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可以提供陪伴和幫助,成為支持孩子成長的後盾。

二〇一五年,我拿到澳門大學的工作合約,準備離開台灣赴職。臨行前幾周,我和老婆阿妮召開家庭會議討論,想聽聽三個子女的看法。

我說:「爸爸拿到澳門大學的工作合約,再過幾個禮拜就要出發了。未來我們會相隔兩地,很難像之前那樣常聊天,也許幾個月才回來,久久才能見上一次面。我和媽媽都想聽聽你們的想法,有什麼掛心的儘量說!」

環顧他們三人,我心想萬一他們反對,很難放棄合約不履職。無論是要安撫情緒或說服,恐怕要花些工夫。

話音剛落,老三諾亞立馬接話:「爸,我們親子關係很好,你就放心出去吧!」回覆得乾脆俐落、鏗鏘有力。轉頭看向老大家姊和老二麻吉:「那……你們兩個呢?」家姊維持慣常的冷靜,麻吉燦笑閃閃,同聲回答說:「和弟弟的想法一樣啊!」兩人同步指向諾亞。

重要的家庭會議

哇!這麼乾脆!雖然有點不被需要的失落感,我還是很開心:在國二、國三、高三子女的眼中,我們的親子關係是如此被肯定。這個重要的家庭會議,三分鐘結束。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漫流,經年無法返台。2021年,疫情尚未休止,終於安排到機會回台灣和家人們再聚。

那天晚上,家姊大學放假回家,晚餐照例是聊不完。收拾好碗盤餐桌,重新回座續聊,她突然嘆了一口氣,說:「唉……!爸爸,我們家好像烏托邦喔!跟朋友總是會聊到自己家裡的事,大家成長背景和家境都不一樣,但是,不時會聽到他們和父母的衝突矛盾、意見不同、甚至是關起門來不說話不溝通。

我回想了一下,這些事在我們家好像都沒有發生過欸?我覺得我們家真像是一個厚厚的同溫層。」

我心想:聽起來不錯!往好處看,這麼多年來我們應該有做對一些事:「那妳覺得我們家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和媽媽會認真聽我們說話,也會和我們一起思考、討論,一起往前走。」家姊說。當時在澳門工作第六年,正是三姊弟轉換為獨立成人的時期。六年前有諾亞的肯定,六年後有家姊的讚美,我和阿妮陪伴他們三人直到成年,有種「教養大考驗過關」的感覺,真是令人歡快滿足。

青少年教養心法

其實,能找到好方法善待自己的三個子女,是因為過去二十九年陪伴各色各樣的高中、大學生的經驗累積的結果。二十九年,是從一九九四年起算,到二〇二二年結束澳門大學工作為止。

我剛出社會時靠攝影維生,在攝影教室負責招生、教入門課程,也實戰接案拍攝。當時台北的中山女中校刊社和攝影社尋聘老師,便開始與高中生接觸。

我開著九人座帶女孩們在嘉義以北,上山下海外拍。暑訓寒訓晨起追日、探夜逐月、閱讀作品、反思探求自己和別人的思維。攝影不只是拍照,更是在觀察的過程中理解自己的心。在學業之外,學生開了視野,也找我談心:朋友、感情、父母家人、人生發展、生活意義與價值感等,讀書、考試、拿成績的事反而不太聊。

知道太多祕密

不久,學生展出近百張作品,北一女中和建國中學同好來中山,看到同齡人竟創作出這麼多令人感動的作品,於是兩校也開始找我去上些課。差不多同時期,我換跑道去基督教會擔任行政職。教會氣氛溫暖、空間設備好用,學生們喜歡去那邊上課、討論作品、聊天、吃飯、自習、約會。建中生偶爾還「請公假」來打屁聊天。幾年時間裡,白、綠、卡其色制服是教會裡常見走跳的顏色。

另外,教友來到教會,免不了要抒發、談心、祈禱。若牧師剛好不在,反正看我這行政人員也是善類,於是抓了我就什麼都談:感情、家庭、親子、夫妻、職場……無所不包,清楚看到家家那本難念的經。我常開玩笑說自己說不定哪天會像情報人員一樣被下毒手,因為知道太多祕密了。

後來工作變忙後跑不了太遠。只好辭掉中山、建中、北一女的教學,換到松山高中帶攝影,因為離教會更近,互動更方便。教會裡更多高中生、大學生穿梭了。

某日,有位學生下課過來,聊著說:「我覺得大學裡應該也要有像你這樣的老師。」剛好當時體制外大學徵求攝影老師,因為我在舉薦名單中就應聘兼任了。那時起,高中、大學生的成長歷程同步進入我的視野。

後來,台北工作結束,舉家五口遷回鄉下與父母同住,換到東海大學任職。2008年,東海大學創立書院,我加入創院團隊,一同開啟台灣少見的「書院教育」模式。(章文/輯)

《放手,不放養》
作者:許恆嘉(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
出版社: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