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鳥瞰》 綠色通膨 山雨欲來

李沃牆 2024/02/26 12:05 點閱 1969 次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於去年8月7日在高雄金軟體園區揭牌,台灣起步晚,與國際碳權交易發展仍有大步之遙,還需要再加把勁。(網路截圖)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於去年8月7日在高雄金軟體園區揭牌,台灣起步晚,與國際碳權交易發展仍有大步之遙,還需要再加把勁。(網路截圖)

縱有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為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發展,「2050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已是全球眾多國家共同努力的目標。為此,各國利用碳權(Carbon credit)、碳稅(Carbon tax)、碳交易(Cap and trade)等手段達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

此外,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發展綠色經濟,而廠商繳付碳稅、購買碳權或增加碳排科技的成本支出,自然會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並轉嫁給消費者,最終推升物價全面上漲,即謂綠色通膨(Greenflation)。

碳市場成長空間大

「以價制量」是經濟學基本的觀念,在碳市場應用包括碳權交易市場(Emission Trade System, ETS)及課徵碳稅(Carbon Tax)二種。碳權是碳交易的基本單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碳排情況,會用不同的方法制定出可供交易的碳權單位。

全球碳市場及碳交易平台主要集中在歐盟、英國、中國大陸、韓國、紐西蘭,以及美國加州主導的西部氣候倡議和東北部的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2023年度碳定價趨勢與現況報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中指出,全球運作中的碳稅或排放交易系統(ETS)總數共73個。歐盟ETS的價格大幅增長,每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已逾100歐元。

儘管一些國家的政策擴大其碳定價措施所覆蓋之範圍,目前全世界碳稅及排放交易系統涵蓋的全球碳排放量也僅有23%,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起步晚、加把勁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於去年8月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揭牌,當年底上線的「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首批已有27家台灣上市公司,包括台積電、中鋼、公民營金控業者響應購買。這類均屬「自願性碳權」,主要是因應國際供應鏈減碳要求、推動碳中和產品與服務。

然而,台灣起步晚,與國際碳權交易發展仍有大步之遙,還需要再加把勁。
立法院於2023年1月10日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下稱氣候法),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並正式啟動碳費徵收機制。

根據氣候法規定,預計今(2024)年碳費收費對象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就會被納入計價,碳費費率將在3月出爐並於2025年開始繳納碳費。屆時,企業所增加成本會逐步在生活各方面反映,加劇綠色通膨壓力,推升整體物價水準。

碳關稅有標準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是指歐盟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碳排放費用。CBAM主要目的是避免「碳洩漏」,防止企業將排放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轉移到環境和氣候政策不太嚴格的國家。實施初期只適用水泥、鋼鐵等產業,待2026年落實後,欲進入歐盟市場的外國產品若超過歐盟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必須額外繳交「碳關稅」。

巨額利潤傷害環境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估計,CBAM將使歐盟進口商品的價格平均上漲2%。其中,高碳排放產業的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將更大。例如,鋼鐵產品的價格可能上漲一成至二成。歐盟是全球第二大商品市場,也是台灣第四大出口市場,所以CBAM實施對出口商影響尤其明顯。

緊接著美國版的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CA)也將在2024年通過,爾後也會反映在國內商品物價及民眾消費支出。有道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工業化為資本家創造了巨額利潤,也加速全球經濟成長,卻對環境造成莫大傷害,如今必須付出沉痛代價。

不可否認,綠色通膨山雨欲來,儼然已成為全球各國在推動減碳過程中都必須面對的挑戰,無論是政府、企業及民眾均應妥善因應,才能降低所受衝擊,同時也促進經濟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