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週身體修復練習:以黃金比例打造動靜平衡計畫》

醒報編輯 2024/01/04 18:21 點閱 1470 次

一旦生病,則代表我們長時間違逆大自然的秩序與定律,以及沒有掌握身體冷熱、緩急或收放的節奏,因而讓病痛上身。

本書作者是資深漢方醫學專家,也是針灸院的院長,每年病患高達三千人,總看診人數更超過三萬人。書中她根據漢醫理論,以及豐富的看診經驗,教大家全面盤點自己的體質,並從身體「活動」和「休息」的動靜兩種層面,探討適合在每個季節、月份與每週實行的生活方式,包括運動、肌力與耐力訓練、睡眠,還有伸展操、穴位按摩、飲食等。

書中介紹的某些運動或許對於你來說並不陌生,但只要在不同的季節或時間點執行,就會獲得全新的效果。在方法上稍做改變,也能在執行時讓身體更輕鬆,使健康習慣簡單融入日常作息中。

第一章 打造神清氣爽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源於「活動」與「休息」之間的平衡,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身體狀況不太好,覺得身體沉重,或有些疲倦的經驗呢?

雖然情況還沒有嚴重到要去看醫生,但總覺得身體不太舒服,或許有些人更一直為這種「症頭」所苦。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極易疲憊的時代。當我們忙於應付工作、家事及育兒等例行事務時,不免會感到緊繃與疲累。另一方面,在快節奏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做大量的決定,也會讓我們耗盡精力。

配合季節和氣候

另外,現代其實是人類史上最過度使用「眼睛」的時代。長時間用眼容易讓頭腦感到疲勞,思緒不清,注意力無法集中,身體的活動效率自然也會變差。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身體一直保持在健康的良好狀態呢?

漢方醫學認為,只要身體能與自然節律互相協調,就能保持健康。透過觀察日出、日落、氣候等,找出規律和節奏,就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或是預防不利的影響,進而調整身體的狀態。換句話說,只要配合季節和氣候過生活,就能打造健康的身體。

本書的內容重點放在要如何配合季節的節律來調整生活,掌握讓身體「活動」及「休息」的方式。

*養成活動和休息的習慣:可能有不少人一聽到活動身體,就會聯想到「做運動」;提到休息,就認為是「什麼也不做」或「睡覺」。其實這樣理解並沒有問題。

但我想請問各位,目前你是處於「活動」還是「休息」狀態呢?大家的答案應該會是「我正在讀這本書」吧。所以,除了睡覺之外,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可能既不是在活動也不是在休息。

請大家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麼過的呢?相信「做運動」和「什麼也沒做」的時間,應該只佔了一天的少部分吧。

當然,有些人確實整天都在運動,或因為身體不適而躺在床上一整天。但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沒有特別意識到自己做什麼的情況下度過。

因此,本書對於身體的「活動」和「休息」習慣,是採取更廣泛的定義,如下:

運動和伸展操

*讓身體活動的習慣:運動和伸展操。透過特定的飲食內容、穴位按摩和生活方式,讓身體更容易動起來,並能精神飽滿地處理工作和家事等日常活動。

*讓身體休息的習慣:睡眠和放鬆。透過特定的飲食內容、穴位按摩以及生活方式,讓情緒穩定,緩解身體的毛病。

活動絕非只是從事劇烈運動,而放鬆也不只是去睡覺或無所事事。若想打造健康的身體,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簡單的伸展操以及穴位按摩等處多下點功夫做起。

*身體要順應四季的節奏
漢方醫學認為,只要人們能配合不同季節調整「活動」和「休息」之間的比例,就能獲得健康,而且每個時節都有最合適的平衡法則。

在古代中國與以其為代表的東方,人們巧妙運用太陽、風和雨等自然界所產生的影響,發展出農耕文明,並分析生物在四季裡不同的生命活動特徵,歸納出自然規律的特色,即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此為「四氣」。

四氣也能套用在人身上。在兩千多年前編寫的《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提到,身體與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一樣,四氣的「春夏秋冬」可分別對應人體的「生長收藏」。

「生長收藏」的特色

本書在夏、秋之間的時期,加入漢方醫學裡的第五個季節「長夏」,並在「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的運行,把一年分成二十四等分的曆法)」的基礎上,把二至四月視為春天,五至七月為夏天,八月是長夏,九至十月為秋天,十一至一月為冬天。

身體狀態會隨著季節的特性產生連動,進而發生變化。詳細的內容會在第二章做說明,在這裡希望大家先知道,除了「生長收藏」的特色外,包括「日照時間」和「氣候(氣溫、濕度以及風速等)」也在季節變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日照時間」和「氣候」的變化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及「基礎代謝」。「新陳代謝」是指舊細胞死亡,新細胞生成的過程。「基礎代謝」是指維持體溫、心肺呼吸等生存所需的最低能量。不同變化的組合,會影響身體該做多少活動或休息。

另外,漢方醫學的「五行論」認為,季節和人體的各個部位有密切關連。換句話說,不同季節和與之有關的身體部位各異,為了打造健康的身體,就得採取不同的應對行動。

第二章 春天
增強自癒力:和緩活動,好好休息

*活用代謝力,增強自癒力:當二月到了立春這天,就算正式進入春天了。春天不但是一年中唯一能讓自己「回春」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整年最重要的養生季節,這是因為身體從冬天過度到春天時,會加速新陳代謝。

在冬季,人體就像在土壤中休養生息的種子。等進入春天,日照時間變長,猶如種子開始發芽,長出綠葉,逐漸茁壯成長,人體也會發生變化。

嬰兒和孩童的身體因為新生細胞的數量多於死亡細胞而逐漸成長。但老年人由於死去細胞多於新生細胞,所以身體會逐漸萎縮。

新陳代謝提高意味著體內新生細胞多於死去的細胞,這也是為何春天是我們能夠「回春」的原因。
新陳代謝增加後,生病或受傷後的身體能更快康復,此即所謂的「自癒力」或「自然康復力」。

因為在其他季節,代謝力很難提高,所以只要在春天刻意提升新陳代謝,就能增強自癒力。藉由這種方式調整身體,就能為保持一整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另一方面,當天氣變暖,「基礎代謝」就會下降。基礎代謝是指維持體溫、心肺呼吸功能等生存的最低限度能量。

在氣候嚴酷的夏天和冬天,為了維持一定的體溫,人體的基礎代謝會增加。但像春天和秋天這樣溫和的季節,因為身體可以有效利用能量,所以會進入省電模式,也就是在春、秋之際,人會處在較低的基礎代謝狀態,這對於儲備體力和精力是大好時機。

*春宜養「肝」,避免緊張:春天是養「肝」的時節。肝透過調節「氣」和「血」的流動來儲存「血」,並調整全身的血液量。由於肝能把血液分配到肌肉和指甲,所以還具有維持身體運動功能的作用。和冬天相比,春天日照的時間增加,新陳代謝明顯提升,但因為此時人的活動量會增加,所以肝的負擔亦相對變大。

若肝功能受阻,導致血液供應不足,肌肉就會缺乏營養,造成身體的運動機能衰退,手腳出現麻痺或抽筋的症狀。此外,當指甲的顏色變差,形狀和表面出現變形,就是血液供應不足的跡象。

為了避免出現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從飲食中補充營養,還能透過舒緩肝的緊張不安,促進「氣(能量)」的循環。這種做法在漢方醫學中稱為「疏肝」,具有提高肝功能的作用。促進氣循環流暢的具體方法,將在接下來每週的「活動」和「休息」習慣中做說明。

春天是個讓人在心情上,會想開始進行新事物的季節。此時如果你覺得興奮不已,躍躍欲試,這代表你充滿活力。大家不妨在春天時,勇敢嘗試一下新的挑戰。

話雖如此,春天的關鍵是「輕鬆活動,充分休息」,因此即使想做運動,也不宜急於火力全開。春天的當務之急,是慢慢進行輕鬆地身體活動,運動前也別忘了先做能幫身體暖機的伸展操。

至於那些到了春天仍沒有什麼幹勁的人,也不用勉強自己,只要好好休息,放鬆心情,然後慢慢思索自己想做的事。或許在這樣的過程中能有新的啟發,找到新的機會。

二月∣活動40%,放鬆60%:好好曬太陽吧!
當立春即將到來,每天的日照時間也會隨之變長,我們的身體即將從冬眠中甦醒。

然而正如「春風刺骨」這句話所說的,此時的風格外寒冷,彷彿可以刺進體內般。從西北方吹來的季節風,會降低體感溫度,我們的身體因為受到風所夾帶的寒冷影響,猶如回到冬季。

*利用太陽的能量:相較於十一至一月的冬季,二月時我們要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活動」身體上。但因為這時身體還沒完全甦醒,所以別忘了要「和緩活動」,讓身體適度休息也無妨。

春天之於人類,就像大自然的植物從種子進入發芽的時期,想像「原本安靜潛藏的東西正要積極活動」的感覺。這是一年中的甦醒之月,試著活動一下,大概到「暖車」的程度最剛好。

在二月份每週的活動習慣,如果每天至少都能做到一次,大概就能達成40%的標準。

這個月最重要的就是要刻意去「曬太陽」。哪怕只有一點點陽光,也要到戶外吸收來自太陽的能量,這樣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幫助身體從冬眠中甦醒。

此外,因為二月也是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所以外出時除了參考室外的溫度外,最好再多加一件衣物禦寒,還要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

在戶外散步時可以用力擺動雙臂,觀察身邊充滿春天氣息的萬事萬物。

*適合多喝水的季節:能否順利把身體切換到春天模式,二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隨著日照時間變長,新陳代謝加速,人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身體陷入缺水的狀態。因為細胞分裂需要水的參與,所以每天最少應該喝兩公升的水。為了方便在睡前或夜間醒來時也能隨時補充水分,可以在床邊擺一杯五百C.C.的水。

如果無法順利將身體從冬天模式切換到春天模式,你可能會無精打彩,提不起勁做任何事情,有時你還會覺得「今天我都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但要我現在打起精神,我也辦不到啊!」

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先喝些水,然後把水杯放在床邊,接著盡快去睡個覺。這樣做能刺激細胞分裂,加速新陳代謝,提升自癒力,醒來後你會感覺全身很舒暢,皮膚也會變得更光滑。

此外,如果因為在一月時參加新年聚會等活動,大吃大喝導致你的腸胃仍不太舒服。在這種情況,可以喝溫水來幫助調整腸胃狀態。

*有效對治花粉症:花粉症可說是困擾多數日本人的現代疾病。許多日本人一到春天,就會為嚴重的「花粉症」症狀所苦。當商店開始撤下禦寒物品,換上陳列預防花粉症的商品,就知道春天的腳步近了。

漢方醫學認為,花粉症是因「血熱」引起。當負責消化吸收的「脾」功能減弱時,水分就會滯留體內,無法即時排出,導致血液變熱,這種情況就是「血熱」。在血熱的狀態下,身體會出現過度的免疫反應,主要會出現在呼吸道,如眼睛、鼻子和喉嚨等,繼而引發花粉症。

最遲要在花粉症嚴重爆發之前的二月份就採取應對措施。方法有以下三種。

1 .少吃會導致體熱的食物
避免喝酒,少吃辛辣食物、油炸的肉類和年糕等,因為這些食物都會增加體熱。上述這些食物對於身體沒有任何問題的人來說,都是好東西,但當身體處於發熱狀態時,就會加劇花粉症的症狀。

2.用水洗掉花粉
我們可以靠沖洗的方式清除眼睛、鼻子和喉嚨的花粉。喉嚨漱口比較容易,但用水清洗眼睛和鼻子,因為滲透壓的關係,可能會感到疼痛,所以使用市售清洗眼睛和鼻子的用品為佳。

下面說明用水清洗花粉的方法。

準備一個直徑約十公分的盆子,在盆裡裝滿水。清洗眼睛時,每次讓其中一隻眼睛接觸水面,做眨眼的動作。

洗鼻子時同樣要先在盆子裡裝滿水,接著用手堵住一邊的鼻孔,讓另一側的鼻孔浸入水中後吸水。等吸到一定程度後,再從同一個鼻孔呼氣,把水擤出來,這樣可以清除鼻腔裡的鼻水、花粉和污垢。多重複幾次這個過程。等清潔完一邊的鼻孔後,更換乾淨的水,再清洗另一邊。

若想要同時清洗眼睛和鼻子,別忘了清洗時都要換乾淨的水。

3 .盡可能避免接觸花粉
盡量不要到戶外運動,尤其是杉樹和檜樹較多的地方。如果非去不可,也該配戴具有阻擋花粉功能的專用口罩和護目鏡,或使用鼻塞,盡量減少身體暴露在花粉中的部位。

在使用預防花粉症的這些工具前,記得確認鬆緊度和貼合度是否正常。

*多做伸展操:春寒料峭,人們的身體通常也都還感到僵硬、不靈活。不論是覺得下半身僵硬還是肩頸僵硬,都應該做能放鬆「髖關節」的伸展操。

這是因為在冬季,寒冷會使我們的身體蜷縮,走路的步幅也會變窄。加上日照時間減少,「陰」的能量增強,導致「氣」持續積聚於腳底。

因此到了春季,尤其在冬季剛結束的二月,應該充分活動髖關節,讓氣能順暢地循環全身。

漢方醫學的經筋理論認為,人類全身的肌肉都是相互連動的。透過伸展操舒展髖關節,能讓骨盆回到正確的位置,緩解下半身的僵硬。此外,也有助於改善身體其他部位的緊繃問題,包括肩頸僵硬,進而讓全身肌肉充分協調運作。 (章文/輯)

《52週身體修復練習:以黃金比例打造動靜平衡計畫》
作者:鈴木知世(針灸師、漢方醫學研究家)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