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場有故事的簡報》

醒報編輯 2023/12/26 19:18 點閱 1485 次

「一個想法雖好,除非它能激勵人心,否則就沒用了。科爾又寫出一本好讀、好懂的書,幫助你成為好的溝通者、講者和有影響力的人。對於想要實現這目標的人來說,本書必讀。一起來改變人們腦子裡的東西……甚至改變世界吧!」——拉茲洛.博克(Google前人資長)推薦

 身為職場人,無論是在會議上發言、在台上演講,或只是與同事討論最新專案,你對於分享訊息都有關鍵性的作用,是你在決定您其他人會不會投入演講、理解你的意思、受你影響並採取你想要的行動。

但是,你是不是常常因為這些困難卡關:
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前,聽眾注意力就飄走?
有人把主題引導到意想不到的方向,或者問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讓你偏離主軸?
話都說了,卻發現觀眾沒把你放在眼裡?
不知道簡報到底有被聽進去,有沒有人因你的簡報而改變決定?

我十二歲的時候,投入學生自治會選戰。

當時我是中學生,第一次參選學生自治會幹部(senator)。我記得我花了不少時間苦思競選海報,希望一鳴驚人。我求我媽帶我去小鎮的生活用品店,挑選顏色超搭的海報板和顏料。我看得出該邀哪些朋友來幫忙能加分——例如麗莎的字是否好看到符合要求?選前,我的臥室地板堆滿了材料:尺(確保線條筆直)、字母模板(確保字型精準)以及製作徽章的器具。

一大張貼在牆上的牛皮紙記錄了各種可能的競選口號。回想起來,敲定「挑選唯一,就投妮基!」的口號算是滿糗的。

精彩的演說

我還花了很多時間擬講稿。主要政見包括:在學生福利社賣剛出爐的餅乾,在足球場(而不是臭烘烘的體育館)舉辦露天舞會,將志工服務時間納入學校行事曆。我狂敲家裡的電動打字機,當小小螢幕出現打好的一行字,我都要停下來將這行內容一修再修,直到滿意為止,然後再進入下一行。那是一個精彩的演說。

投票日當天,我清楚記得自己走上體育館講台發表精心製作的政見時,一路上心情緊張忐忑。兩百張熟悉的面孔在台下滿懷期待地看著我。我開始念著自己撰寫的講稿時,手忍不住發抖。「大聲點!」有人喊道。我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在顫抖,還透過喇叭被放大。我呼吸困難。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儘管不盡如人意,但我還是順利當選。顯然,餅乾的吸引力加分不少,足以克服我缺乏自信的表現。這代表我做對了一件事:我了解我的觀眾。這次演講的心得與教訓,我一直到後來才完全明白。雖然糕餅並非次次都是演說的選項,但演說總是與餅乾有關——確定哪些想法、機會、潛在的回報或未來的願景極具吸引力,讓聽眾或觀眾無法說NO。

我如何說故事

我不是天生厲害的講者,也不是天生說故事的高手。我覺得自己個性很內向,最自在的地方就是我現在坐著寫這本書的所在:獨自一人在我的筆電前打字。你根本猜不到我原來是這樣的人,我現在可以在擠滿觀眾的會議室自在地侃侃而談,或是站在舞台上自信地發表演說。這絕非偶然;而是經過審慎練習、不斷精進技巧的結果。

雖然這絕對是刻意練習,但多少也令人好奇,因為我一開始並沒有打算成為說故事高手。

我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銀行服務。我當時剛從本科畢業,主修應用數學,所以在信貸風險管理部門擔任分析師。我工作勤奮,一直在尋找提高效率的做事方法,我對於分析數據以及用圖表視像化數據很有一套。我順利升遷。兩三年內,我有了自己的小團隊,負責每個月向風險長(CRO)和他的領導小組報告數據。

不過我仍然像當年的中學生,雙手發抖、聲音顫抖。這次的觀眾換成領導高層——大部分是男性,而且至少比我大十歲,讓我緊張不已。久而久之,我才學會放下文件,這樣發抖的雙手就不會成為聽眾第一個注意的目標。深呼吸有助於穩定我的聲音。

難以克服的挑戰

但我仍然有一個難以克服的挑戰:填充詞(filler words)。我不習慣句子與句子之間出現空檔,所以開口就滔滔不絕,基本上沒有停頓。如果想不到該用的詞,不會停下來整理思緒。反之,我會用「之類」、「呃」、「嗯」等填充字避免冷場。

我試著靠一些小懲罰制止我愛用填充詞的習慣。我請旗下團隊透過電話視訊會議聽我對高層的每月彙報,計算我違規的次數。每犯一次,就罰一毛錢,因此我多次替小組的開心聚餐買單。不過,我與管理高層開會時愛用填充詞的毛病未見改善。

我的事業不斷成長,檯面下的工作表現也可圈可點,但我上台時乏善可陳的口頭報告,無法替我辛苦準備的資料與研究結論充分加分。

二○○七年爆發信貸風險危機,我離開銀行業,將我多年累積的分析技能應用於另一個領域——Google「人力分析部門」(Google People Analytics)。Google的工作環境超讚,我非常感謝這份工作給我的回報讓我不斷精進。其中一個機會是能夠開一門課,教導他人如何有效地用數據溝通。

有效地用數據溝通

該課程的重點是將資料視覺化(可視化),這也是我一直感興趣的領域。推出後,資料視覺化成了受歡迎的課題,並推廣至Google在全球的分公司。這結果既讓人喜不自勝——也讓人非常害怕,因為我從來沒有正式當過講師!

所幸我能報名參加公司內部一系列課程,幫助我學習如何授課。課程中,我學到的兩個簡單的技巧對我影響甚大,也永遠改變我的溝通方式:「站起來」以及「別轉台」。稍後你會聽到更多這方面的細節。

在Google工作的這些年,除了人力分析的核心工作,我還教授十多門關於資料視覺化的課程。學員來自Google的各個部門,包括業務、工程、產品、行銷和人力營運等等。我開始體認到不同類型的人溝通方式也有別。透過學員的故事和不同的教學情境,我進一步了解溝通可能遇到的情境、挑戰和機會。累積經驗之後,我設計活動,指導小組親自下海練習。

用資料講故事

若學員人數較多,我會把授課內容結構化,然後帶領大家討論分享。我受邀參與「我的第一次會議」(My First Conference),並上台致詞。有了口碑後,Google以外的職員也對我的課程感興趣,所以我受邀到其他公司授課。

二○一二年初左右,我清楚地知道,不只Google需要善用數據進行有效溝通,其實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我決定孤注一擲,將自己熱愛的計畫——用資料講故事,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我辭去白天的全職工作,集中心力希望在一次次的研討會上,讓世界漸漸擺脫多到爆的3D圓餅圖。

一切由小而大循序漸進,坦白說,風險相對偏低(我很開心旅費有著落,以及感謝主動報名參加講座的觀眾!)。早期的這些研討會給了我機會獲得認同與大量實戰經驗。一開始,我的重心主要放在:「確保授課的投影片品質一流、授課內容言之有物、上課流暢。」

直到我覺得內容沒問題之後,才把注意力轉向授課方式。現在是時候面對中學體育館那個心魔了。

我發現數據圖表呈現方式不同,觀眾的反應也會不同。同理,我注意到授課方式的細微差異也會影響觀眾的反應。藉由觀察觀眾的提示和回饋,我發現簡單的改變(例如音量和說話速度)卻有不小的影響力。

學會與觀眾互動

我可以根據所站的位置,鼓勵某學員加入討論,以及用我的肢體(如雙手和身體)強調一些重點。當小組陷入苦思,我會軟化聲音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當下,因為他們得豎起耳朵仔細聽才聽得見。活絡氣氛會立即讓大家打起精神。每換一批新觀眾,意味又得到一次機會可進行實驗、學習和精進我說故事以及演講的技巧。

連帶地,我也有了一個愈來愈清楚的革命性發現。如果我是出色的講者,我可以影響別人,說服他們投資我關注的事。反之,若我無法有效地呈現我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推動我想要的改變。

隨著時間推移,為了不辱「用資料說故事」(SWD)的使命——善用資料溝通並推動積極正向的改變,代表我需要一些協助(這可是一項浩大工程!)。

我成立的SWD公司已小具規模,雇用了一小群有才華的人。每個員工都必須善於溝通,能夠熟練地做簡報,說話方式讓對方願意傾聽與交流。我和團隊分享我學到的東西,指導他們成為演講(簡報)高手以及能激勵人心的說故事高手。透過練習以及應用本書設計的課程,你也會成為這樣的達人。

或為演講達人

為什麼你要成為說故事的高手?
你是否曾經在表達觀點之前,觀眾的注意力就飄走?或者被對方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還是被一個始料未及的問題帶偏了主題?或者開口之後發現自己在觀眾眼中缺乏可信度?或是演講結束後,不知道自己是否改變了觀眾的想法,以及是否有人會根據你分享的訊息採取行動?

即便善於說故事或厲害的簡報達人,也無法保證這些挑戰不會出現,但的確可以大大減少它們發生的頻率。你可能花大把時間在幕後活動,盡責地做好工作。然而,走到幕前、向別人簡報(溝通)專案,通常才是別人唯一看得到的環節。

這是你所有努力成敗的關鍵。你負責的工作很有價值與意義,只是這些價值沒有透過有效溝通傳達出去。

應用本書的課程,你成功的機會將會提高。如果我們很會說故事,就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聚精會神,最後激勵他們採取行動。 (章文/輯)

《說一場有故事的簡報》
作者:柯爾.諾瑟鮑姆.娜菲克(Google前人力分析團隊總監)
出版社: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