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的咖啡物理學》

醒報編輯 2022/11/28 19:35 點閱 2615 次

本書為「對於咖啡沖煮有著完美主義」的強納森.蓋聶,費時兩年研究的心血結晶。旨在以天文物理學的角度,理解並得以掌握滲濾咖啡的各種奧祕。他在書裡所分享的每個觀點,皆來自於各種與沖煮過程相關的科學論文、無數場實作驗證,以及他嚴密精確地操作、蒐集整理後的上千次沖煮大數據。對於同樣熱愛沖煮、懷抱理想的咖啡痴人而言,此書絕對是最適合的專業指南。

強納森.蓋聶是加拿大天文物理學家;現為蒙特婁力拓天文館(Planetarium Rio Tinto Alcan)的研究員,也是蒙特婁大學的副教授,專門研究褐矮星、系外行星和太陽附近的年輕恆星。他對咖啡研究懷抱無比熱情,至今仍持續在個人部落格上,撰寫各種關於咖啡沖煮技術的文章,並提出多種全新詮釋。

咖啡沖煮最實用的概念之一,就是平均萃取量,代表萃取與溶解進入咖啡中的乾燥咖啡粉重量比例。

平均萃取量

咖啡豆中有很大比例的物質並不溶於水,例如微觀等級中組成咖啡細胞壁的纖維素(cellulose)就無法在水中溶解。因此,一般而言,在標準沖煮法中,只有咖啡豆總量30~32%的物質能夠被真正萃取出來;也正是因為如此,咖啡平均萃取量有了最高值的上限。

平均萃取量之所以如此實用,主要是因為它對於咖啡風味特徵的影響很大。為何會如此?大家首先要知道,咖啡細胞內含有大量獨特的化合物,這些性質各異的物質共同構建了咖啡風味的感官體驗。然而,它們並不會以相同的速率被萃取出來。有的化合物很快就被萃取;有的則相當緩慢,因此,一杯平均萃取量超過28%的咖啡,裡頭將含有幾乎所有咖啡豆中的可溶物質。

不過,一般來說,什麼物質都有並不是好事,因為某些較慢萃取出的物質嘗起來會硬澀、苦與/或帶金屬味,並使舌頭出現一種澀感。相對於此當咖啡的平均萃取量落在大約15%,則會摒除許多有趣的化合物,甜感與複雜度也較低。

了解滯水率

要計算一杯咖啡的平均萃取量,就必須先了解究竟何謂滯水率(liquid retained ratio, LRR),這點相當重要。就直覺而言,人們會覺得沖煮結束之後,咖啡粉層的重量應該會稍稍減輕,因為會有一部分物質已被萃取進入咖啡中。

不過,沖煮後的咖啡粉層重量,會受到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影響:咖啡粉會留著頗為可觀的水量—通常會是乾燥咖啡粉重的兩倍。一部分源自完整咖啡細胞吸收的一些水分,另外還有許多水分因為表面張力(surface tension)而困在咖啡粉顆粒之間。

表面張力的現象,源自於水會傾向於讓暴露於空氣的表面積最小化;表面張力也是水滴形成的原因。大家應該都看過水滴困在細管或滴管的小空間,除非壓力差大到足以提供逃脫的力道。咖啡粉顆粒間的狹小空間就類似滴管:若缺乏迫使水分被擠出來的力量,就會有部分水分始終困於其中。

滯水率的定義通常是:殘餘在咖啡粉層的水分總重量,除以沖煮前乾燥咖啡粉的重量。一般以V60濾杯製作的咖啡(水粉比例1:17的咖啡之滯水率約為2.2),若以第一道計算滯水率近似值的方程式來看,被低估的滯水率幅度可能高達10%。

流動咖啡漿

研究水流如何影響「一池」(a pool)靜態水(即咖啡漿),對於了解該如何控制攪動相當重要。該對咖啡漿投注多少擾流的關鍵,就是水流在碰觸到咖啡漿表面時的形狀——尤其是它的不規則形狀。一道手沖壺注入的平順水流會幾乎不受干擾地直接穿入咖啡漿,並創造一道僅產生小小擾流並能直探深處的強力水流。

如此一來,水流注入的中心周圍,就會產生更多從咖啡粉層底部揚升至表面的水流,同時帶起部分咖啡粉顆粒,但不一定會造成顆粒分散。向下投注的水流動力可能甚至會在咖啡粉層鑽出一個洞,若是之後沒有以旋轉濾杯的方式沖散,就可能連帶產生問題。

##讓萃取度更均勻
向下流動的水與氣泡之間還將產生摩擦力,會在一段時間內帶著氣泡並抵抗浮力而向下移動;此作用力有效地減緩了水流且產生更多擾流,同時也縮減了水流抵達咖啡漿的深度。當水流持續向下深入,會逐漸因為氣泡與周遭靜止水的摩擦力而緩慢並消散,直到水流向下動力衰弱到能讓氣泡的浮力成功地使水流向上推送。

因此,氣泡成功向下抵達咖啡漿的深度,就是我們創造的明顯擾流能抵達多深的視覺指標。擾流在咖啡沖煮場合時的稱呼就是攪動;攪動具備正向影響,因為它能以混亂的方式揚起咖啡粉顆粒,藉此有效地使顆粒彼此分開,並讓萃取度更為均勻。

注水圖形

擾流攪動也會在咖啡粉層鑽出空洞,但這類空洞通常較寬也較易改善,例如利用旋轉濾杯或讓水流注入處分散於咖啡漿表面。咖啡界已發展出許多種注水圖形;我認為只要注水範圍在粉層表面相對平均分布,且流速不會突然加快而造成水流破碎,那麼注水圖形的模樣,對於沖煮咖啡應不會有重要影響。

因此,建議各位注水圖形越簡單越好,最好能做到「不假思索地平均地在咖啡粉層表面重複」。我個人偏好螺旋形或花形。

V60濾杯手沖咖啡

本節提供各位沖煮範例之一,也就是我個人平常以塑膠V60濾杯手沖咖啡的準備過程。儘管我不認為這是唯一能沖煮出好咖啡的方法,但可以是有需要之讀者的一個起點。

1.小心地沿著V60濾紙的接縫對摺,然後放在檯面或桌面好好徹底壓摺,以避免摺疊處不會讓濾紙從濾杯側壁翹起。2.將乾燥濾紙放進濾杯,然後直接打開水龍頭倒入一些水,讓濾紙完全浸濕並黏附於濾杯壁上。等待水分流乾;切勿從上方倒掉。

3.研磨22公克的咖啡豆,顆粒大小約如同粗海鹽。當咖啡粉研磨完成之後,以一些熱水預熱濾杯,等待水分流乾,然後將咖啡粉倒進~濾杯。輕輕地由左至右晃動濾杯,讓咖啡粉層表面平坦,然後以手指在咖啡粉層中間挖出一個巢狀(見第四章)。將電子秤歸零。

4.注入大約70公克的水以進入泡發階段,從中間的巢狀開始注水,接著沿著咖啡粉層周圍讓整體均勻浸濕。當水流接觸乾燥咖啡粉時便立即啟動計時器。在此步驟中,我通常會以很低的注水高度(大概只在濾杯上方一點點),並快速注入(大約8~10公克/秒鐘)。馬上以畫圓的方式旋轉濾杯以帶動咖啡漿。濾紙會在此時捕捉部分細粉;咖啡粉層表面也會變得平坦。

5.45秒鐘之後(假設水流接觸乾燥咖啡粉層是第0秒鐘),開始進入第一次主要注水。理想注水速率與高度是根據手沖壺的鵝頸,以及咖啡豆與磨豆機產生多少細粉而定(見第六章)。我通常會在累積注入200~210公克的水(加上泡發階段的注水)之後停止注水。停止注水後,立即輕柔地旋轉咖啡漿,並使咖啡漿表面平坦。

6.等到水位降低至只比咖啡粉層高約1公分,接著開始第二次主要注水。注水速率與高度依舊類似,停止注水後同樣開始旋轉咖啡漿。7.當水位高度與咖啡粉層表面一致時,記下你的沖煮時間。(宗祐/輯)

《天文學家的咖啡物理學》
作者:強納森.蓋聶(蒙特婁大學副教授)
出版社:方言文化


其他書訊:

《民初珍史》
作者: 張任民等 (國民政府總統府國策顧問)
出版社:新銳文創

早期市面上我們看到大部頭的所謂北洋軍閥史話之類的書籍的出版,但那些畢竟是史話性質,是透過作者的演繹而寫出來的,距離史實已經相距太遠了,而相對比較可信的史料畢竟不多,但從民國肇建至北伐統一,這十七年間的歷史是太重要了!除了之前已出版的《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北洋軍閥:雄霸一方》、《北洋軍閥:潰敗滅亡》、《北洋政壇見聞錄》、《北洋從政實錄》還有《曾毓雋回憶錄》等六本關於北洋的書籍。本書也是盡量找到所謂的「三親」(親見、親歷、親聞)的文章為首要,由桂系要角張任民所寫的廣西內幕等一系列文章,尤見珍貴的歷史。

《昏迷指數三分》
作者:唐貞綾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傷及重症外科】主治醫師)
出版社:寶瓶文化

本書內容取材自真實故事,但情節及病患個資皆經過修改。在外傷現場持手術刀與死神奮戰,也在加護病房溫柔地送走病人,而更多時候,是旁觀著這當中的悲歡離合。除了理性的專業與人性的溫熱,她還有一份仗義的氣魄和直言的勇氣。為了守護病人,她挺身向黑道大哥嗆聲:「醫院是我的地盤!」為了讓病患與家屬不留遺憾,爭取在緊急插管前:「讓他們再說最後一句話好不好?」有時候,她治療身體的傷,卻被患者療癒了心。
  
明日之星在升上主治醫師當天跳樓自殺、拿刀插進自己胸膛自殺的孤老男人、吸毒到茫而自剜雙眼的吸毒女子,難解決的貧窮、社會安全網的破洞、善終與放手的思考,以及醫療現場的暴力與性騷擾……每一個病人背上承擔的生命,其實是一個又一個不容忽視、需要探討的重要議題。

《人氣KOL的手作夫婦情侶裝》
作者:bonpon(住在仙台市的60世代夫婦。)
出版社:雅書堂

以夫妻穿搭照出名的日本60世代夫婦bonpon,在Instagram上擁有84萬名的粉絲。每當夫婦一起出外看展或去餐廳吃飯,總是會從服裝穿搭上的一個元素、色調或花樣,去發展出彼此協調又融洽的打扮。兩個人不是穿一樣的衣服,也不用打扮的一模一樣,但你就能從他們的身上看出互相呼應的氛圍,可以說是最高段的情侶穿搭!
bon(夫)與pon(妻)是一對住在仙台市的60世代夫婦。一同以白髮與眼鏡為他們的個人特色。從2016年12月開始在Instagram上傳情侶裝扮,以時尚夫婦之名引領風潮,粉絲數量激增。2021年3月至今,粉絲已超過82萬人。著有《bon與pon情侶裝夫婦時尚穿搭實例手冊》(主婦之友社)、《第二人生,你好》(大和書房)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