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

醒報編輯部 2022/07/18 18:25 點閱 2329 次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我能成為好父母嗎?」⋯⋯在教養這趟漫長的旅程中,憂心的家長總是不停地叩問,質疑自己的同時,也對孩子失去信心。首爾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專家崔治鉉教授,為了幫助有心理、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兒童與青少年,在本書中指出,讓父母感到棘手、親子間發生矛盾的問題,大多是因為缺乏對孩子成長過程的理解所致。

崔教授以長年的諮商經驗,結合科學客觀的「發展理論」框架,將依附、心理社會發展、認知發展、分離與個體化⋯⋯等理論化繁為簡,圖解各階段的語言、運動等行為特徵與發展里程碑,協助父母掌握成長訊號,多角度理解幼兒的經驗與發展課題,培養孩子的信任感、自律、想像力與人際關係!

育兒前輩們總說:「無論你預想中的教養孩子是什麼模樣,結果絕對都會超乎想像。」

手足無措的新手爸媽

世上沒有一出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的人,而且對大部分的父母而言,與孩子的初次見面,都滿載陌生與無可避免的手足無措。為了那些身為父母必須完成、承受的一切而感到沉重壓力,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最重要的是,置身在一再強調「孩子能否好好長大,百分之百取決於父母的能力」,以及「孩子被視為父母努力的結晶」一事的社會氛圍中,感受到的責任感與負擔也越發龐大。

社會寄望的重擔

儘管在人類的歷史上,早已經歷數萬年的時間將「團體」視作「育兒的主體」,卻在近來的數十年間,將這個角色完全寄託在父母身上,父母理所當然會覺得育兒是件難事。

實際育兒後,無條件愛孩子的決心與務必要成為好父母的醒悟,經常出現動搖。過去模模糊糊描繪過的育兒理想圖,開始與自己漸行漸遠,而父母們也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重複經歷一天又一天喜怒哀樂的高潮迭起。

深陷自我懷疑

因為孩子露出燦爛微笑說的一句「我愛你」而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卻也在孩子大哭耍賴、任性行動時大發雷霆,甚至怨恨孩子。諸如此類的憤怒與怨恨,不停衍生成自己無法成為好父母的自責。這一切,即是教養孩子時最該警惕的惡性循環。

「我能成為好父母嗎?」「我們家的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在這些煩惱中,父母往往會將自己感受到的無力、挫敗、恐懼,表達成對孩子的「憤怒」情緒。其實,每個人都會發脾氣,只是程度與頻率有所不同罷了。

理解孩子的處境

父母也可以對孩子生氣,問題在於向孩子表達的是「未經過濾的憤怒」。生氣和發脾氣是截然不同的事,既然如此,有沒有即使生氣也不會發脾氣的方法?不對,應該是有沒有可以從根本減少生氣的方法?

多數父母在誤會孩子或心有餘而力不足時,被瞬間襲捲而來的無助、恐懼、焦急吞噬後,便不由自主地發脾氣,事後又感到後悔。如果能理解孩子的處境,如果心理能從容些,是否就能減少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呢?

舉個例子好了,有對父母帶著24個月大的孩子,參加文化中心的嬰幼兒課程。父母認為這項課程有助於孩子的認知與情緒發展,想必對孩子會是個很好的經驗。再加上,這又是育兒前輩的推薦,家長自然是興致勃勃。面對這場名額先搶先贏的人氣演講,好不容易贏過無數競爭者等各種不利條件後,終於順利報名成功。

自責與不被理解的苦悶

然而,實際到了課程現場後,孩子僅是遠遠地窺看教室內的情況,完全不打算入內。即便父母對眼前始料未及的情況感到慌張,卻依然先耐心安撫著孩子,嘗試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只是,內心也同時為了孩子似乎不懂自己的苦心而鬱悶,一想到過去投入的努力與時間、金錢都白費了,最終大發雷霆。

一旦父母認為這一切是「孩子不知道在鬧什麼」、「都是為了吸引注意」時,自然就會對此感到厭煩;另一方面也會因為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些什麼?」、「孩子以後長大還是這副德性怎麼辦?」而產生不安感。

在融合了厭煩與不安的狀態下,父母往往會不自主地對孩子發脾氣,最後使孩子滿腹委屈。明明是為了幫助孩子才抽空參加課程,結果父母卻只能心情沉重地帶著又哭又累的孩子回家。

不同的視角

如果父母能以稍微不同的視角看孩子,結果又會是如何呢?就算無法完全理解孩子,至少也不要誤會孩子的行為,自然能減少父母發脾氣的頻率。

如果能用「是不是遇上什麼困難才會這樣」取代「不知道在鬧什麼」的想法,會減少孩子感受父母那些源於誤會的負面情緒。此外,若能理解「孩子此刻的模樣會繼續在成長過程中自然顯現」的話,也會對孩子更加寬容些。

確實理解孩子

不對孩子發脾氣的最有效方法是:確實理解孩子。如同一般的人際關係般,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也唯有在互相理解的情況下,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尤其是父母「理解孩子」一事,正是教養過程不發脾氣的起點。

「24個月大的孩子嚴重怕生,究竟該怎麼辦?」這是許多父母提出的問題之一。為了找到「只要這麼做就好了!」之類的明確答案,不停上網搜尋,或是向相熟的育兒前輩詢問。雖然聽完「我家孩子這麼做完後,狀況就改善了」的說法後,便立刻跟著做,自己孩子怕生的情況卻沒有太大改變,因此感到相當失望。

正解非黑即白?

請重新思考一次前文提及不願進入文化中心的孩子,這種情況的答案是什麼?是「無論如何都硬要把孩子帶進去上課」嗎?或者是「安撫孩子,等到孩子做好準備為止」呢?不少父母都很好奇,兩者間究竟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其實,「A或B兩個選擇究竟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的提問,是身為兒童精神科醫師的我最常聽見的五大問題之一。

有別於父母的期待,其實,關於多數教養問題的答案都「不只一個」。這麼說來,難道就沒有正確答案嗎?不是的,正確來說,答案就存在「光學頻譜」的某處──在非A即B的兩個極端方法之間,其實存在著無數的選項。

多樣的選項

假如只有兩個選項,隨選擇而來的副作用便會很大。把孩子強迫拖進去上課的話,即是不尊重孩子的情緒與意志;束手無策地無止境等待的話,即無法給予孩子改變的機會。猶如就算是描繪黑白圖畫也需要藉由多樣的明亮度表現,才能完成生動的圖畫般,教養不是二選一,而是必須考量多樣的選項。

了解根本原因

發生問題時,必須先了解原因才能解決。唯有釐清隱藏在孩子外在行為之下的內在原因與思考過程,才有辦法擬定對策。當父母能多樣化理解情況時,應對的方法自然也會變得多樣。換句話說,獲得答案前,首先得要分析問題。

沒有永遠適用的標準答案。唯有當父母能自行思考各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出多樣的解決方法,並從過程中更加理解孩子,不再對孩子產生誤會。父母最終需要的,不是被動地接受「在這種情況時,請這麼做」,而是有辦法主動地找出「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這種時候該考量些什麼?」、「又該如何處理?」的能力。各位也都已經是專家了,只要能「更意識到過程」就更好了。

作者:崔治鉉 (兒童精神科教授)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2/07/05

《安倍晉三大戰略》
作者:麥可・葛林(國際政策研究院博士)
出版社:八旗文化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只是戰後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可能也是對日本及亞洲影響最深遠的當代政治家。他在第二次任職首相期間(2012-2020)設計和主導推動的日本大戰略,將日本的國家利益防線從東亞大陸轉移至印度—太平洋,旨在帶領日本由傳統的陸權國家轉型為海權國家,堪稱是戰後日本的戰略大轉變,也是明治維新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美國最權威的日本研究專家,麥可・葛林在本書深入探討由安倍晉三主導的日本戰略轉型及國家變革何以出現?書展全面剖析安倍大戰略的本質、歷史淵源,以及對外關係方面涉及到的中國、美國、韓國、東南亞國協、印度、澳洲等印太重要國家。

《精準教育:讓孩子贏在天賦與天性》
作者:蔡子申(台灣天賦智能教育評測系統創辦人)
出版社:卓越全球傳媒

本書累積近十萬個實際諮詢案例,提出48項天賦智能結合天性的創新理論,搭配「八大原智評量」、「48項天賦原智評量」,用最兼具理論與實證的科學方法,以及兩項評量和19個案例,來幫助所有的父母啟發孩子的天賦與天性,讓他們成為人生贏家!

作者深信每一個人都有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天賦,當每個人找到並擅用自己的天賦,不僅人盡其才,國力自然可以提升,最重要的是,協助每個人都可以做最卓越、最快樂的自己,這是他人生的志業。

《柴友必備!跟柴柴心意相通的「柴犬使用手冊」》
作者:影山直美(柴犬作家)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這一本使用手冊,還附贈了專屬的「終身保證書」可以確保每一隻柴柴都很可愛,而且獨一無二!

本書是飼主跟柴柴相親相愛的重點說明書。柴柴總是有難以捉模的一面,想了解牠們,其實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簡單。但我們只要用心去了解、去親近,還是能輕鬆跟柴柴建立獨特美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