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恐上看百例 打疫苗是最好預防

簡嘉佑 2022/06/29 11:50 點閱 11231 次
針對MIS-C後遺症狀況,臺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表示,「決戰點在急性期」,只要在急性期提供完善照顧,9成5以上孩童會恢復正常。(網路截圖)
針對MIS-C後遺症狀況,臺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表示,「決戰點在急性期」,只要在急性期提供完善照顧,9成5以上孩童會恢復正常。(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打疫苗可防8到9成的MIS-C!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張鑾英表示,在美國MIS-C發生機率大約是萬分之3,推估國內會有百例的MIS-C個案。而外界擔憂MIS-C是否造成後遺症。對此,臺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回應說,「決戰點在急性期」,只要在急性期提供完善照顧,9成5以上孩童會恢復正常。

發生率萬分之3

截至28日,指揮中心已公佈15名MIS-C(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個案。臺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全國大概有60萬名確診兒童,造成家長許多困擾與擔憂,好不容易看到小朋友康復了,卻還是要對MIS-C提心吊膽,所以臺大醫院也針對MIS-C召開記者會,盼能舒緩家長們的焦慮。

張鑾英引用美國報告說,MIS-C多發生於罹患新冠肺炎的2到6週後,「發生機率大約是萬分之3」,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她補充說,在台灣的個案幾乎都是小於12歲且尚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多在確診後4到5週發生MIS-C的狀況,其中「男性」與「體重過重」都是可能的高風險因子。

她說,MIS-C為身體多系統的發炎,症狀包括發燒,出疹、結膜炎、腹痛、腹瀉、心肌功能受損與凝血因子的異常。張鑾英解釋道,發生MIS-C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引發過強的免疫反應,出現免疫風暴的狀況,開始攻擊體內多個器官。

接種疫苗可助預防

張鑾英表示,目前針對MIS-C的治療方式,會給予適當的輸液與抗生素,根據嚴重程度不同,施予不同劑量的免疫球蛋白與類固醇。她表示,兩劑BNT疫苗能有效預防8到9成的MIS-C的個案,家長可為小朋友接種疫苗,強調「預防勝於治療」。

她進一步提醒家長,並非確診後再度發燒就是MIS-C,呼籲家長不要在第一時間過度慌張,病患需要更多的鑑別診斷,有可能是病毒性腸胃炎,腸病毒或玫瑰疹等其他疾病影響。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吳仲琳也表示,當孩童出現發燒合併,腸胃道或皮膚黏膜異常,退燒後精神活力仍未恢復或脫水等症狀時,家長應「把握黃金時間」帶小朋友前往就醫,並主動告知兒童過去有無確診與確診時間。

MIS-C病患的家屬吳小姐指出,小孩於5月初確診,但6月初又出現發燒的症狀,但每一次發燒都出現不同的症狀,紅診、草莓舌等症狀,才覺得不太對勁,趕緊送醫,目前小孩已康復出院。她向其他家屬呼籲,真正遇到了狀況不要害怕,相信醫療團隊可提供孩子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