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創業》

醒報編輯 2021/12/28 20:52 點閱 3790 次

市面上有關內向人的書籍,主要是向大眾普及內向人的相關知識,本書則是以「幫助內向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為主。並收錄了從副業做起的內向人訪談,十分貼近一般人的生活,可參考這些案例了解自己究竟接近哪一種類型,以及如何著手改變。也能讓內向人多增加一點自信。

除了介紹內向人特質的相關知識,也從「工作方式」的觀點讓內向人得以具體思考自己的未來。

本書以實際案例具體解說內向人不必刻意改變,也能活用自己的優勢投入工作的方法,並且提供轉職、自由業、副業等各種選項的指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一步一步做起,讓讀者容易付諸實行。

我在二十八歲時,開始質疑為什麼一定要在公司組織工作。從那時候起,我不時想像自己三十歲的模樣。對女性來說,三十歲也可說是人生的轉捩點。身邊有愈來愈多人面臨結婚、生產、換工作等轉機,我也在三十歲時開始省思自己。

肩上感到莫大壓力

身為內向人的我,克服了適應障礙症,在金融相關的公司裡從事業務工作。三年過後,不僅工作上逐漸得心應手,我也過了兩年婚姻生活。照一般說法,這段時期可說是「事業與私生活同樣順遂,日子過得平淡安穩」。

然而,實際的我——待在電話鈴聲此起彼落的環境裡,除了忙著文書工作,還得支援業務同仁——每當有人來找我說話或因為接聽電話而打斷工作,都會影響我的注意力,讓我感到莫大壓力。那時候便心想,「如果能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工作就好了」。

從副業到正職

後來當我透過副業慢慢賺取一點收入,確實切身感受到除了領取公司匯入的薪水以外,仍有其他辦法增加收入。

於是我定下了具體的目標。處理好身為粉領族的工作、副業、家事之餘,我也貪婪地學習網路行銷,實踐學習來的知識,從事副業五個月後,我終於達到「收入超過正職」的目標,在二〇一五年夏天,我辭職離開了公司。

我認為「活用內向人特質的狀態」必須滿足三項條件:不與外向人一較高下、要對發揮內向人的優勢有所自覺,以及自主選擇。

不與外向人一較高下

想要轉換至活用內向人特質的工作模式,首要之務便是坦然接受自己,冷靜地分析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如我一再強調的,我們是在推崇外向特質的環境下成長,所以會產生「內向人的特質是缺點,必須改變成外向人」的偏見。相信有不少人總是拿自己與外向人一較高下,並且因此感到自卑。

然而,如我在第一章所提到的,外向人與內向人之所以不同,有一大部分是受到先天性的大腦及基因結構所影響。因此,最重要的是以客觀角度理解自身的內向人特質,並且坦然接受自己的性格。

把內向人的特質當作缺點的觀念若是根深蒂固,每當看見外向人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念頭。進而強迫自己「必須克服不擅長的弱點」。當我還無法認同自己的內向人特質時,也認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擁有能言善道的口才以及吸引眾人跟隨的領袖魅力」。看到表現出色耀眼的人,只會讓我滿懷嫉妒與焦躁,逼自己「一定要像他那樣」。

沒有優劣之別

如今我已能釋懷,「不要把所有精力花在與人比較,不如轉換心念,想辦法發揮自己的優點。」不論是外向人或內向人,兩者並沒有所謂的優劣之別,純粹是「不同」而已。我們內向人覺得輕而易舉、外向人卻覺得困難的情形也不少。

舉例來說,內向人會審慎評估後再來判斷事物好壞。外向人則是傾向邊做邊思考。往好的方面來說是有行動力及爆發力,但也有可能因為額外做了無謂的事而導致效率打折,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所以有許多外向人會「羨慕」內向人的深思熟慮與謹慎。

人總是愛與人相比。有時會忍不住羨慕外向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特質。比較倒是無妨。但是面對外向人感到自卑時,請隨時提醒自己,「內向的特質是與生俱來的武器」。並且對自己說:「外向人很出色,可是內向人也不差。」這麼一想,心情會輕鬆一些吧。因此,首要之務是不要與外向人一較高下,而是認同彼此的優點。

對發揮優勢有所自覺

單是了解內向人的優勢,還稱不上是活用內向人的特質。重點在於有所自覺,「懂得發揮優勢展現成果」。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最近回顧從前當粉領族的歲月,發覺有幾件事讓我覺得當時有「發揮內向人獨有的優勢」。

我在第二間公司負責的工作,是向預定舉辦婚宴的新郎及新娘介紹婚宴場地。除了一次兩小時的面對面服務,還得在後台接聽不斷湧進的電話,再找空檔與負責的客戶聯繫後續事宜……。由於工作量龐大,趕末班電車回家成了家常便飯。我的身心因此疲憊不堪,經診斷為適應障礙症,換工作才十個月便以辭職收場。

即便如此,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其實有活用內向人的特質」。因為我會「站在對方的立場,耐心傾聽客戶的需求」。詢問客戶對婚禮場地的需求時,也常聽到新人對我訴說對於婚禮的煩惱。其中包括父母與另一半的意見相左以及預算等細節問題。

以客觀角度省思自己

我不善言辭,對於會場的知識也沒有前輩那麼豐富,但是我會提醒自己耐心傾聽,「至少讓新人懷著愉快的心情選擇會場」。所以有許多客戶對我說:「謝謝你能設身處地聽我們的訴求」、「你的工作態度真不錯」。

儘管如此,我卻只在意自己的不足之處,難以從客戶的感謝話語獲得自信。我為自己的不得要領深感自責,始終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不適合談業務與接待客戶」。就算發揮了內向人的優勢展現成果,自己若是對此渾然不覺,還是會一味尋找自我以及摸索天職。

請以客觀角度省思自己的工作成果及理由。唯有意識到「我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落實活用內向人特質的工作模式。

自主選擇很重要

不管選擇哪一種雇用型態、從事哪一種工作,最重要的是認清事實,「這是自己的選擇」。是否自主選擇,將會大幅影響續航力與熱忱。「我這麼內向,只能做這份工作」、「朋友說『最好不要辭職』,所以我繼續待在公司」,像這樣用消去法決定工作,或者聽從別人的意見,並不會有好結果。

若是選擇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就會立刻找藉口,例如「環境太差」、「都是他害的」。即使選擇的結果相當不錯,也會覺得不是靠自己的實力而難以產生成就感,仍是無法建立自信。

能投入熱忱

不論結果如何,只要自己依然抱著被動心態,便無法進一步落實活用自身優勢的工作模式。由自己思考決定的事情,不但會積極投入,也會有堅持到底的強烈決心。反過來說,「自行決定」的主動程度愈低,投入的意願與堅持的決心愈薄弱。

心理學將這種心態稱為自我決定論,也就是「自行決定的程度(自我決定)愈大,熱忱也愈強」。
(興韻/輯)

《宅創業》
作者: 井上ゆかり(YUKARI INOUE)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其他書訊:

《瞬間千年》
作者: 鄭永常
出版社:遠流

本書是作者過去二十多年發表的學術論文的結集,大都是與東亞海域周邊史相關的研究,其中有些是提出與前輩學者不盡相同的看法,或對歷史上某一議題的關心而引發的研究興趣。從交趾開始終結於香港,都是東亞海域周邊的變化,這又與中國內陸變動相關,特別是沿海地區對東亞海域的影響一直存在至今。

無論是中國朝貢貿易體系、海禁政策、政局動亂、移民流竄,以致政權更替,都對東亞海域周邊國家或地區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至今逃脫不了。東亞海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如何相處,歷史提供很多有價值的參照,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究。

《「矽谷製造」的漢堡肉?》
作者: 拉里莎.津貝洛夫
出版社:商周出版

食品的全新紀元已經來臨,在高科技幫助下,食品公司致力發展人造肉、人造雞蛋、植物奶和各種新產品,宣稱這有助解決氣候變遷、動物福利和自然資源缺乏等重大問題。然而,這些過度加工、且經常沒有清楚標示的產品,對我們的健康真的有好處嗎?

本書是對當今科技食物產業發展的第一本全面調查。從嬰兒配方奶、人造素食到太空人的能量棒,食物從來不只是食物,更是商業利益與權力角力的產物,唯有透過公開透明的機制與清楚的食品商標,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吃下肚子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東京名建築魅力巡禮》
作者: 甲斐實乃梨
出版社:悅知文化

無法出門的時候,就用一個周末,配著甜食,來一趟紙上建築之旅,將東京納於掌上,成為書架上最美麗的收藏。

刻畫城市歷史的「江戶東京建築園」、堪稱日本門面的「東京車站大飯店」……由擅於發掘生活美好的作者甲斐實乃梨,帶領讀者踏上東京名建築之旅,認識隱身在日常景色中的藝術作品。

「建築物積累著人們的思想,會流露出人情味也是理所當然。」──甲斐實乃梨
如此說。繽紛的玻璃花窗、蜿蜒的空中階梯、承載記憶的桌椅……經由坂倉準三、前川國男、村野藤吾等建築家之手,打造出流傳至今的典雅名作,已然成為今天的東京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