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勝利有隱憂 公投埋藏大量不滿

林志怡 2021/12/19 18:12 點閱 3000 次
民進黨大舉動員,卻只取得險勝。(中央社)
民進黨大舉動員,卻只取得險勝。(中央社)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四大公投不同意票小勝同意票,表面上是民進黨的勝利,實際上只是暫時壓下了反對者的聲音!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受訪時說,本次公投案雖然讓執政黨能名正言順地繼續執行各項政策,但也積蓄了不知何時會爆發的社會不滿。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則說,民進黨大規模動員下,不同意票仍只是小小領先,可見民進黨的傳統支持力量在削弱,但國民黨也有相同趨勢。

民進黨低空掠過

「雖然贏了,但是沒有贏很多,是低空掠過。」施正鋒說,相較於2020年的大選,公投同意票比例比民進黨的政黨票還要低,在動員府、院、黨,甚至國營事業的情況下,仍只有這個水準,且北部、桃竹苗、基隆等都出現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的情況,民進黨後期猛攻中南部選區、是拿鐵票區回填北部的失分才取得險勝,「民進黨應該是要擔心的。」

此外,施正鋒也提到,民進黨在公投案中也採用了 2020 曾使用的「抗中保台」宣傳戰術,如針對萊豬公投案提出「無法加入 CPTPP」、可能導致台美關係疏離等說法,但在這次的投票結果也可以發現,此一作法「邊際效應漸漸降低」,沒辦法再給民進黨帶來大量的票源,且傳統的政黨認同正逐漸弱化。

蘊含強烈不滿

廖達琪進一步指出,在民進黨胡蘿蔔與棒子雙管齊下的策略下,雖然不同意票壓過同意票,但比例大多落在 51% 上下,且過去民調上都是同意多於不同意,至少有一半的人還是很不滿,「案子背後蓄積了很大量的社會不滿」,雖然政府政策可以繼續進行,但是「對四個議題仍然很有意見、對缺電也很有感、吃萊豬也很在意的選民,不滿能量會在哪裡爆發,是執政黨要注意的。」

對於執政黨未來的挽救方式,廖達琪強調,民進黨必須回到執政最一開始的承諾「溝通、溝通、再溝通;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態度,這次只是表面上民進黨的政策獲得支持,可以繼續「暢通無阻、淋漓盡致」推動的理由,未來核食問題等是否會被用萊豬議題的方式處理、透過一紙行政命令就開放進口,是民間需要關注的。

政黨認同解組

針對政黨認同解組,施正鋒說,目前民進黨的後小英勢力已逐漸出現,但在明年縣市長大選、蔡英文的任期結束前,還不會有「樹倒猢猻散」的狀況,但後續「會互咬成什麼程度還不確定」,而國民黨也在本次公投出現類似的問題,尤其新北市長侯友宜發千字文、選擇不表態,頗有「軍閥」維持中立以自保的味道,甚至透過對國民黨立場的猶豫、形同「做球給民進黨。」

廖達琪則說,這次中間選民與青年選民的票應該沒有出來,可能是因為對於藍綠兩黨的政治動員不感興趣,國民黨這次落敗也有一部分是因為無法打動中間選民。施正鋒則提到,中間選民也可能已經厭煩了藍綠對決,政黨重組的氛圍正在醞釀中,其中「最該開心的是在公投議題中沒怎麼受傷的柯P(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