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一座人文的山》

醒報編輯 2021/08/31 07:52 點閱 6929 次

臺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約有70%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稱為「山之島」一點也不為過。

不只是我們臺灣的山,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懷抱著各種目的、夢想、野心的人們前仆後繼,於近兩百餘年譜出了一首山與人的宏闊交響樂章,有阿爾卑斯山脈曙光乍現的第一章、遠征世界各大山脈的第二章、挑戰人類極限的第三章,和如今我們所處的第四章──雖然尚未有明確的定義,或可稱為觀光與多元登山的最終章。

本書將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雖然乍聽之下有些無聊,但如果我跟你說,許多我們現在所見的臺灣環境政策問題,其實都可以回溯到《舊約聖經•出埃及記》中倉皇逃亡的古希伯來人和分紅海的摩西?許多課本裡提到的西方先哲,甚至是移民美國東岸新英格蘭地區的清教徒,也都和土地倫理、公民不服從等概念息息相關?

西方登山運動

原來西方登山運動和工業革命脫不了關係,但源頭卻不是積雪的阿爾卑斯山脈,而是仕紳在英國鄉間的詩人漫步,和求知若渴的博物學家?我們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跟保育體系格格不入,其實遠因是美國文人墨客對荒野的浪漫想像?是的,一點也不誇張,正是如此!

殖民主義和全球化對臺灣的影響,第一眼給人的印象都是浩蕩混濁的江洋,但我相信透過本書抽絲剝繭的溯源,最終大家都能得到一份身處清幽的高山溪谷,望著涓滴細流自岩縫中溢出的爽快。

必須征服馴化的敵人

首先要介紹的居然不是山,而是平地。無聊的平地有什麼好談?事實上,論及西方登山活動的根源,廣義來說並不是始於冰雪覆蓋的群峰,而是始於都市近郊的原野和丘陵,和西方人對原始自然環境的態度轉變。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這樣想可能有些奇怪:徜徉於美好的大自然,難道不是老生常談嗎?

不只是西方文明史,甚至從更早期的部落社會起計,未開化的荒野和人類文明長期處於勢不兩立的狀態,一個是險惡、龐大、無法控制的自然力,另一個卻是提供安全、庇護和穩定糧食的來源,讓自然成為文明必須征服、馴化的敵人。若不是如此,原始的人類社會即沒有安身立命的所在。

試著想像我們是先民的一員,必須辛勤耕作、狩獵、採集才能維持生計,中世紀前歐陸廣泛、幽深、充滿未知的森林,相對於受到包圍的人類聚落,構成了心理上的威脅。

田園生活的美善

即使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學中不缺對自然的禮讚,但背景卻是拓墾後的田園景觀,所謂的美好自然即是對人類有用處的自然。西元前一世紀的羅馬詩人盧克萊修即在《論萬物的本質》中指出,在文明的範圍之外,地球大部分的區域都被山、森林和野獸占據了,是個令人遺憾的缺陷,但幸好人類已經脫離弱肉強食的原始環境,獲得控制自然的能力。

同期詩人維吉爾的《農事詩》之中,也表達自然是給予人類舒適、便利的存在,並且讚頌田園生活的美善:「安穩、和平的鄉村之中,擁有各種豐富的資源、洞穴、生機盎然的湖……牛哞叫的聲音和樹下的安眠,年輕人在此受訓勞動,習於簡單生活、對神的敬愛,和對父執輩的尊崇。」

至於野地一方的代表,則可從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中得到靈感,比如說森林之王潘(Pan)除了擁有人類的軀幹和山羊的角、四肢、耳朵和尾巴,更滿溢著無窮的精力。意為驚慌的英文字「panic」,即得自先民對森林中未知現象的恐懼,一些不尋常的動靜,皆可能會被認為是潘正在接近他們、圖謀不軌。

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影響西方人觀點的最關鍵因素,則是猶太與基督教深植人心的教誨,《聖經》為其中翹楚。《聖經》的中心思想即是:神為人類創造萬物,人類為神選的管理者,是萬物的主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世記1:28),即非常具有代表性。

那麼,理想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答案則是藏在伊甸園的描述之中,果樹提供食物,河流提供水源,土地提供金子、珍珠和紅瑪瑙,但隨著亞當和夏娃偷嘗禁果,雙雙被神逐出伊甸園,從此亞當「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世記2:19)。

由此可知,脫離了安全無虞、食糧唾手可得的淨土,下一個理想狀態就是透過辛勤開墾,闢出適於居住的富饒田園,就像馴服野生動物來協助務農、運輸一般,耕作亦是一個去除荊棘、掌控土地的過程。

荒野環境惡劣

如果我們探究希伯來人極為乾燥的生活環境(近東一帶),就可理解為何水源寥寥無幾的荒野受人厭惡,而迦南則是流著奶與蜜之地。《舊約聖經》之中的上帝為處罰墮落的所多瑪和蛾摩拉雙城,也是降下天火,化其為鹽沼和荊棘叢生的不毛之地,但對於忠心的人們,則答應「發光的沙要變為水池;乾渴之地要變為泉源」(以賽亞書35:7)。

然而,雖然荒野環境惡劣的本質不變,他同時也是耶和華為了讓子民準備踏上應許之地,特意降下的身心考驗──摩西即是在偏遠的西奈山上領受十誡,代表自己的部族和神訂下聖約,所以荒野同時是不宜人居的邪惡領域,同時也是躲避社會腐化、壓迫,且可淨化心靈的庇護所。

即使是日後中世紀的溫帶歐洲,廣泛的森林雖不同於希伯來人的沙漠環境,注重與世隔絕、沉思冥想、自我犧牲和紀律的苦修主義依然傳承了這份精神,此舉也反映了當時戒除欲望,專注於求取神性祝福的宗教理念。但同樣的精神卻不鼓勵人們欣賞自然,因為自然畢竟只是遠離世俗之後的必然目的地,沉迷美景──而不是專心修道──將無助於信徒獲得救贖。

眷戀山景不可取?

西方歷史之中,第一位出於休閒需要而登山的紀錄,應是義大利學者和詩人佩脫拉克於1336年登上旺度山的事蹟。起先他只是單純感到行於山水、森林之間令他快樂,所以和兄弟一同登上了海拔一九○九公尺的山巔。

眼前的遼闊風景使他目眩神迷,雲朵於從腳下飄過,地平線上依稀可見銀裝素裹的阿爾卑斯山脈,只是回程時他卻突然想起隨身攜帶的書──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然後還恰巧讀到裡面勸人追求救贖,不要眷戀山景的篇章,令他羞愧難當,快步下山。

求生和宗教是文明主軸

總結來說,自然要對人類有貢獻,才有價值存在,好的樹會生產果實,好的動物會和人類和平共處,好的土地要平坦、肥沃且鄰近水源,正如伊甸園或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一般:相對來說,荒野則是一切的相反,荊棘妨礙行動、走獸威脅生命、毒物使人虛弱、風暴夷平建築,是先民必須克服的頭號敵人。

越來越多的土地受到開墾,即代表著文明的進步和人類的勝利。在這段漫長的時期當中,求生和宗教是人類文明的主軸,除了出於貿易、墾荒、修道、軍事等理由而不得不遠行之外,西方人大體上懼怕荒郊野外,更別說是攀登山峰了。讀到這裡,大家應該能感受得到,宗教是決定西方人與大自然關係的關鍵因素。

(興韻/輯)

《登一座人文的山》
作者:董威言
出版社:奇光出版

其他書訊:

《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

作者: 提姆.哈福特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你是否認為,「統計學」是欺騙大眾的數字遊戲?最會說故事的經濟學家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卻在本書中告訴我們,好的統計數據不是用來扭曲真相或掩蓋事實,反而是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的有效工具。

本書列出十個準則來理解統計數字,並善用大量生動、活潑、知名的例子講故事,同時輔以大量資料佐證,帶我們深入到充滿虛假訊息、不良研究和動機可議的世界,從中挖掘可貴的數據,讓「用數據溝通」變得更可信。

如果我們隨時保持警覺、仔細思考數據的來源和呈現方式,我們就可以以明晰透徹的雙眼看世界。特別是COVID-19疫情仍然不見盡頭的現在,正確運用統計數字可以幫助我們個人、組織甚至是社會,做出最佳的決策。

《綠燈》

作者: 馬修‧麥康納
出版社:堡壘文化

你可能看過他在《年少輕狂》中的青澀模樣也可能愛上他在《賴家王老五》等浪漫喜劇中的深情表現,折服於他《藥命俱樂部》中為戲奉獻一切的精湛演出。

五十歲的他,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釐清自己生命中的謎題,三十五年的時間記錄下解答的線索,他想要知道如何當個好人。如何得到想要的東西。如何使生命得到意義。如何更成就自我。他寫下日記,記錄他的成功與悲傷,理解與回憶。他說他書寫,是為了遺忘。

一本敘述該如何在充斥「不」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好」,以及如何認出可能是「不」的「好」。一本關於抓住綠燈、並理解人生中的黃燈與紅燈遲早會轉綠的書。

《3.3秒的呼吸奧祕》

作者: 詹姆斯.奈斯特
出版社:大塊文化

無論你吃得多好、多常運動、多年輕、多聰明、身材多苗條,只要呼吸方法錯誤,一切都是白費。我們吸氣、吐氣,每天重複兩萬五千次,沒有什麼比呼吸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然而,人類這個物種漸漸失去了正確呼吸的能力,也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新聞記者詹姆斯‧奈斯特走訪世界各地,探索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又該如何補救。沒想到答案不在胸腔醫學實驗室裡,而是在古代墳場的遺址、蘇聯的神祕研究機構、紐澤西的合唱團教室,以及霧霾瀰漫的聖保羅街道上。

書中旁徵博引了數千年歷史的醫學文獻,以及胸腔醫學、心理學、生物化學及生理學的最新研究,徹底翻轉我們對人體最基本功能的一般認知。讀過之後,你將從此改變自己的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