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一本搞定,專家認證有效,對孩子最重要!》

醒報編輯 2021/06/09 07:53 點閱 18951 次

由東大出身、移居美國、持續關注教養議題、家有兩個高中生的研究者加藤紀子,歸納200篇以上權威研究,並透過訪談,精選出育兒方法「Best 100」,以及立即可執行的「超具體策略」。

協助你為3歲~高中生的孩子,配備最重要的未來六力:「溝通力」「思考力」「自我肯定力」「創造力」「學力」「體力」。不論你重視的是學科成績,還是運動、藝術、情緒等非認知性能力,都能在本書中得到有效、具體的指引。

追隨專家驗證的研究成果,實踐立即可做的100件事!有你的陪伴和行動,孩子就能更出色、開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得更自由。對孩子最好的100件事,具體處理教養焦慮、安心陪伴小孩長大。

以前我們僅能從自己的祖父母、親戚或鄰居獲得與教養有關的資訊,然而現在則可以從全國,甚或是全世界取得相關資訊,因為當今已是資訊氾濫的時代,情況變成這般也是無可奈何。

現有教材不見得適用

在以心理學、教育學、精神醫學、腦科學為首的各個學術領域中,一直以來對於「該如何讓孩子保有其與生俱來的能力,又能促進其成長?」的課題,進行過無數的研究。

儘管已有家喻戶曉的共同說法,但不見得適用在所有孩子身上,而且常常有顛覆舊常識的新研究出現。儘管如此,在你為教養的事傷腦筋或感到不安、擔憂的時候,前人所留下來的龐大研究成果,不失為讓你有所倚靠的強心劑。

然而很遺憾地,充斥於世上的資訊實在常有魚目混珠的情況出現。雖然有許多資訊是站在孩子的觀點上,真心為孩子著想,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資訊會造成孩子過度負擔,阻礙孩子的成長,像這種純粹以大人為主的想法或以大人為優先的觀點,並沒有顧慮到孩子的感受。

本書是以3歲兒至小6生為假想對象而撰寫的,不過國中以上的孩子也適用。我家有兩名高中生,在寫這本書時我就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能早點用在他們身上該多好(淚)。」但同時我也深深覺得:「很意外地,這些方法其實我的孩子仍舊適用。」所以不要認為「我家的孩子來不及了」,如果能讓更多的父母、跟孩子有關的人士閱讀本書,我會非常開心。

恆毅力很重要

英文中的「grit」是指對目標保持興趣,即使遇到困難與挫折也不輕言放棄,且能繼續努力下去的力量。換而言之,就是指「恆毅力」。美國教育部認為這是21世紀教育的最重要課題,身為恆毅力研究的最高權威,賓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安琪拉.達克沃斯教授已經以科學方式實證,人類想要立下豐功偉績,恆毅力比天賦更加重要。

有恆毅力的人,比較容易一路貫徹自己該做的事。此外,研究結果也發現,恆毅力也與幸福感和健康成正比。雖說恆毅力的高低受遺傳影響,不過達克沃斯教授認為,恆毅力是一種「可以增強的能力」(出自《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如何增強恆毅力?

‧找到喜好:達克沃斯教授表示,「就連精通一門技能的專家,剛開始也是無憂無慮的新手」,並說過「在拚命努力之前,首先必須先享受其中」。

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隆姆(Benjamin Samuel Bloom)博士的研究也顯示,無論學什麼,初期能遇到親切、會照顧人的指導者至關重要。態度強勢且太過嚴厲的父母與老師反而會削弱小孩的幹勁。

‧設定「稍微高一點的目標」:找到可以傾注熱情的事物之後,就設定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然後為了目標而練習。可以的話,把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所進行的練習當成「日課」看待。就算還沒找到自己的喜好,也可以用每天要做的事或運動,來設定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然後不斷練習,養成勤勉不懈。

休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艾森伯格(Robert Eisenberger)從研究中得到此項結論:練習可以養成勤勉,而人若能正面迎戰難關的話,就有辦法迎戰其他的難關。

留意讚美,堅持實踐

‧不要馬上放棄:協助小孩不要因為「被老師痛罵一頓」「比賽輸了」「晨練太辛苦」這種一時情緒所左右,既然已經開始學習,就讓小孩全心全意地專心學到一個段落為止。

‧留意讚美的方式:比起評論小孩與生俱來的天賦、成果與成績,倒不如讚美他們努力的過程,對他們說「只要再花一點時間,你就能學會」,鼓勵他們不要放棄,才能促使小孩發揮繼續努力的能力(參考第292頁,METHOD 76:讚美孩子)。

‧讓孩子被恆毅力高的人包圍:如果周遭都是恆毅力高的人,小孩也會自然而然產生某種類似連帶的關係,想和別人一樣。據說達克沃斯教授的家庭裡,所有家人都要各自挑戰困難的事物,不屈不撓地堅持、實踐下去。而恆毅力也可以讓群體更團結。

有心流體驗動機大

所謂全神投入,就是幾乎已經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忘了時間、注意力深入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正向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教授稱之為「心流體驗」。據說,這一般發生在做自己喜愛之事的時候。契克森米哈伊教授調查後發現,像是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家、科學家、運動選手之類活躍在各種世界舞台上的人,都毫無例外在進行「心流體驗」。

哈佛商學院的社會心理學家泰瑞莎.阿馬比爾(Teresa M. Amabile)名譽教授表示,比起周圍的人給予的獎項、金錢及評價之類的東西,興趣、樂趣、滿足感和行為價值這些從內心湧出的動機愈大,一個人就愈具創造力。孩子什麼時刻才會處於心流狀態呢?仔細觀察的話,便能看出是孩子做想的與擅長的事的時候。

讓孩子全神投入

‧營造簡單的環境: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臨床副教授的教育心理學家夏洛特.瑞斯尼克(Charlotte Resnick)表示,想要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就應該把環境變「簡單」。

環境簡單的話,注意力就不會分散,可以全神貫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也能發揮想像力,動腦筋思考。只要用布蓋住架子或玩具籃也有同樣效果。

‧關閉螢幕:美國天普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凱西.赫胥-帕賽克(Kathy Hirsh‐Pasek)教授說,98%的人「無法一心多用」,想要集中精神,就該阻斷四周的刺激和噪音。尤其智慧型手機的誘惑力很大,孩子總是被來自螢幕的刺激牽著鼻子走。要全神投入某件事,想集中精神的時候,必須遠離身邊的手機、電玩和電視。

進行積極性的活動

‧增加積極活動的時間:在度過自由時間的方法上,需要注意的是「積極度過」與「被動度過」的差異。契克森米哈伊教授說,他並不否定一邊看電視一邊放鬆休息,或者去購物中心閒逛,但問題在於這樣的行為是否適量。用被動的休閒娛樂來度過自由時間的話,消耗的精力就會比較少,卻很難有心流體驗。

契克森米哈伊教授等人的研究顯示,比起進行被動式的活動,在自由時間進行積極性的活動,像是運動或從事個人興趣,更能擁有大約3倍的心流體驗。此外,在德國進行的大規模調查報告也指出,愈常閱讀書籍,體驗心流的次數就愈頻繁,但看電視的話,結果卻是相反的。

不催促、不打斷

‧不要催促:好萊塢鬼才史蒂芬.史匹柏無法坐下來好好用功讀書,一心沉迷於用8mm的相機,把玩具火車頭對撞的場景拍攝下來。但據說,他的母親自始至終都從旁溫柔守護著這個兒子。

孩子一旦開始沉浸於某件事之中,大人就要重視他們全神投入的狀態,盡可能不要催促他們「下一次是做○○的時間,動作快一點」,或是說「該結束了」並中途強行打斷的舉動。

‧父母找到自己可以全神投入的事物:如果父母一臉開心地做著某件事,孩子便會對其產生興趣,並且馬上模仿父母開心的神情。看到父母雙眼發光、全心投入某件事的模樣,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興起期待的興奮感受。

(興韻/輯)

《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一本搞定,專家認證有效,對孩子最重要!》
作者: 加藤紀子
出版社: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