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的動作:另一種觀看角度走進美術史》

醒報編輯 2021/06/08 07:53 點閱 19108 次

「繪畫是給文盲看的聖經」西洋美術作品多以基督信仰為首,用來宣揚教義、闡述故事。我們能從作品中的人物姿態、動作看到其所欲傳達的意思,掌握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想看懂西洋繪畫,必須理解最基本的姿態與動作所代表的意思。

你知道嗎——〈最後的晚餐〉從門徒的表情與驚訝程度可以看出誰是叛徒?孟克的名畫並不是畫中人物在「吶喊」?〈維納斯的誕生〉裡的遮羞手勢,成了她的招牌姿勢也帶起了畫「維納斯」的風潮!

讓我們跟著日本最擅長講「畫」的美術史教授,從日常生活的動作、喜怒哀樂,一窺創作的掌故與謎團,解讀名畫。「想看懂西洋繪畫,必須理解最基本的姿態與動作。才能從沉默的美術作品聽取畫中人物的心聲與創作者的理念。」——宮下規久朗

動作為什麼重要

「繪畫是給文盲看的聖經」西洋美術作品多以基督教為首,用來宣導教義、闡述故事。西方的基督教美術從描繪基督教教義、聖人容貌為主而靜態的「聖像(icon)」,發展至具有故事性的「敘事(narrative)」風格,透過呈現人物細節往往激起信徒的虔誠心。

因此,我們能從作品中的人物姿態、動作看到其所欲傳達的意思,掌握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想看懂西洋繪畫,必須理解最基本的姿態與動作所代表的意思。

比如說:「踩踏」是一種悔辱,壓制別人的行為,於是腳踩惡魔與龍是大天使米迦勒的經典動作;林布蘭的〈威脅岳父的參孫〉是舉拳表示憤怒,然而西方還有更強烈表達憤怒的動作,那就是撕裂自己的衣服;「揹」小孩在東方是常見的動作,但到了西方大部分則是以聖母抱著小耶穌的聖母子圖為主,少有揹小孩的畫作。

美術作品中的各種經典姿態與動作,大致分為三類:首先是情感姿態(也稱為表現性姿態),表現悲傷、驚訝、憤怒時的動作。再來是慣性姿態(也稱為象徵性姿態)或靜態姿勢,以祝福、雙手交臂等禮儀,以及飲食、跳舞、奔跑等具體直接的動作與運動表現。

畫中的舞蹈

古今東西方都有創作以舞蹈展現人類體態,尤其人們手牽手,圍成圈跳舞的模樣是個非常好發揮的題材。

西方農民舉行豐收慶典、婚禮時,都會把酒歡歌跳舞。有農民畫家始祖之稱的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描繪農民生活的〈農民舞會〉,捕捉男男女女隨著樂聲,手舞足蹈的生動模樣。承襲布勒哲爾畫風的魯本斯以更有躍動感的表現手法,描繪農民歡樂跳舞的〈鄉村婚禮〉,畫中邊跳舞邊接吻的男女,雖然顯得放縱、不檢點,卻讓人深刻感受到婚禮的歡愉與活力。

用一支舞表達人生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的〈人生的舞蹈〉描繪出別具寓意的舞蹈。代表四季的人物圍成圈,隨著畫面右邊的「時」彈奏的豎琴樂聲跳舞。天空有象徵「日」的太陽神阿波羅駕著雙輪馬車凌空疾馳,畫面左邊立著刻有老者與年輕人的臉、象徵過去與未來的雕像。

跳舞的四名女子代表四季,左邊穿著藍衣的女子象徵年少期的春天,旁邊身穿白衣的女子象徵青年期的夏天,右邊一身紅衣的女子是壯年期的秋天,背對的綠衣女子則是代表老年期的冬天;此外,也分別象徵快樂、富裕、貧困、勤勉或勞動的意思。

坐在畫面左右兩側的小童手持暗喻人生縹緲的肥皂泡泡,與象徵生命有限的沙漏;亦即這舞蹈不只表現人的一生,也象徵快樂與勞苦、富裕與貧困交替的起伏人生,而這一切終將因為死亡劃下句點。

圍圈跳舞的人

馬諦斯(Henri Matisse)描繪一群女人圍成圈跳舞的模樣,也是依循西洋美術傳統的創作。這幅是馬諦斯送給贊助者,也就是莫斯科富豪史楚金掛在宅邸裝飾而繪的草稿,成品目前收藏於俄羅斯。以大膽線條描繪的裸體孕育出富有節奏感又輕盈的躍動,加上單純鮮明的用色,不愧是畫風大器、深深擄獲觀者之心的馬諦斯代表作。

人生的舞蹈
豐國祭禮是一六○四年,為了祭祀豐臣秀吉七周年忌而舉行的臨時祭典,這幅作品描繪來自各城鎮,衣飾樸素的眾人聚在一起跳舞的情景。以此為題的現存作品有豐國神社收藏的狩野內膳親筆之作,以及德川美術館珍藏,據說是岩佐又兵衛的作品,這兩幅均細緻描繪祭禮的盛況,也都繪有眾人圍成圈跳舞的模樣,尤其後者充分展現跳舞時的狂熱與興奮,讓人感受到有如魯本斯筆下農民那般無盡的活力。

畫中人也打瞌睡

外國人看到日本一大早的通勤電車上,大部分坐著的人都在打瞌睡的光景,驚訝不已。有些拉著吊環的人也能打瞌睡,看來日本人嚴重睡眠不足。

西洋美術自古以來就有不少與「睡覺的人」有關的作品,率先想到的是「沉睡的美女」、「沉睡的裸女」等主題,因為欣賞美女與裸女是男性的根本欲望,也因此一絲不掛,展現美體的女人會刻意擺出各種姿勢。

在耶穌身邊打盹

《聖經》裡最有名的就是徹夜看守耶穌遺體的士兵們打盹的情景。復活的耶穌離開墓室,士兵們發現時,墓室早已沒有人。畫家以步出墓室的耶穌站在一群正在睡覺的士兵上方來表現。

此外,耶穌遭羅馬士兵逮捕前,也有與打瞌睡有關的情景。耶穌吃完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橄欖山祈禱,當祂正值生死交關時,同行的三位門徒卻睡得不醒人事,可能是因為用完餐又酒過三巡的關係。

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的〈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描繪門徒們靠在一起睡著了。左邊的彼得與正中央的約翰還酣睡似的張著嘴,這幅畫已然超越打瞌睡這主題,精采表現出耶穌接受命運後內心的孤獨,以及門徒們已然背離的心態。

大家都愛打瞌睡

維梅爾的〈沉睡的女子〉堪稱描繪打瞌睡情景的名作。不過這幅畫也具有荷蘭繪畫慣有的醒世作用,勸誡世人切勿怠惰,但透過維梅爾特獨特的簡約構圖,絲毫嗅不到說教意味,反而像是日常一景。

令人想到打瞌睡情景的畫作還有十九世紀英國畫家約翰.艾佛雷特.米萊(Sir John Everett Millais)的系列作〈初次說教〉,描繪畫家的五歲女兒艾菲一臉緊張地聽著別人說教,但〈第二次說教〉中的她卻心情放鬆地睡著了。表現出孩子難敵睡魔的可愛模樣。

東方的「四睡圖」也是以睡覺為主題,描繪唐代傳奇禪僧豐干與寒山、拾得,以及老虎靠在一起睡覺的模樣,以此比喻禪意的「無我」。鎌倉末期活躍於中國元代的日本高僧,後來客死異鄉的默庵的水墨畫,描繪豐干等人以虎為枕而眠的情景。淡墨色的圓滑畫風,讓畫中人物仿似療癒感十足的吉祥物。

無論古今東西方,描繪卸下心防的打瞌睡畫作大多帶給觀者安心與閑適感。

(興韻/輯)

《名畫的動作:另一種觀看角度走進美術史》
作者:宮下規久朗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