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你的心理雜訊》

醒報編輯 2021/06/03 07:52 點閱 19682 次

心理雜訊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累積,可說是一種思考的慣性。一切所聽所聞、一切經驗,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規則與常識……進入我們的記憶後,逐漸內化、進入潛意識,在不知不覺間主導我們的思考與行為。

因此,越是認真努力的人,越容易受到心理雜訊的干擾。認識心理雜訊後,你會開始看到自己從未意識到的自己。或許它曾經保護過幼小的你,但卻也給成人的你帶來諸多的限制,是時候擺脫它的束縛了!

覺察雜訊就是看清楚潛意識究竟在渴望什麼,在抗拒什麼。接著,就能理解、接納全部的不管好或壞的自我,並體驗「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放下心中大石,從此過著輕鬆自在的人生。

人的行為九成來自無意識,心靈的壞習慣變成雜訊,與大腦所思所想的背道而馳,這不僅會讓思考愈來愈負面,還會不斷踩煞車阻止自己付諸行動。不過,從人類的機制來看,無意識中改變想法或行為,可說是理所當然的事。這裡讓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現在正在讀這本書。在這之前,每次要翻頁時,你會不會有意識地想著說「好,現在我要翻頁了」?

無意識的日常行為

我想絕大部分的人在翻頁時,應該都不會有意識地想說要翻頁吧。我要表達的是,其實很多時候,你都是靠無意識在行動的。

不然,你可以回想看看自己從早上開始做過的事。用哪隻手把棉被掀開、用哪隻手打開廁所門把、握住了牙刷哪個部分、用哪根手指按下微波爐的按鈕……在做每一個動作時,你究竟使用了多少的意識?真正有意識執行的,應該不多吧?不只是你而已,我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如此。

一般認為,人類90%以上的行為,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其中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騎腳踏車。騎腳踏車時,我們不必有意識地去思考每個踩踏的動作,也能自動辦到。

雜訊不知不覺啟動

此外,我還能舉出很多行為,是我們不知不覺中開始做的。例如,等待紅綠燈時,當身旁的人一向前邁步,我們就會不知不覺跟著向前走;有人突然回過頭去,或抬頭向上看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往同一個方向看去。

我們的心理雜訊就如同這些行為,是在不知不覺中啟動,並擅自製造出你沒有意識到的行為。最近,許多人都在強調「養成習慣」的重要性,這也是因為無意識行為遠比有意識行為更能發揮強大的影響。無論是減重、重訓,還是學習,如果不能變成不靠意識也能執行的話,就無法持之以恆。

簡言之,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什麼強大的意志力。如果你是為了「意志力薄弱」感到困擾,那麼你其實也不必那麼唉聲嘆氣。因為大家都和你一樣。

無意識行為難察覺

無意識與意識之間,還存在一層潛意識。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不會察覺到無意識和潛意識。簡言之,所謂的意識,是指平常你所能覺知到的思考及判斷。比方說,「今年一定要瘦下來」的想法,或「我決定買下這本書」的判斷。

而所謂的無意識,則是指在此之外,不經思考或判斷就會做出的行為。前面說的騎腳踏車,或走路方式、開門方式,還有連呼吸都屬於無意識行為。心靈的雜訊存在於潛意識部分,這裡是無意識與意識的橋梁。因為這些雜訊藏在沉入海中的部分,也就是還未抵達意識的部分,所以連你自己也難以察覺。

你出生至今各種體驗的記憶,就是像這樣保管在你的潛意識中。因此,我們的潛意識在襁褓時期是空的。嬰兒無論哭笑、喝奶,都是無意識的行為。就和呼吸一樣,純粹是出自於需要的行為。

記憶分為兩種

出生後,我們會經歷各式各樣的體驗,記憶便會在潛意識中不斷累積。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記憶分成兩種。

一種是透過身體記住的記憶(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另一種是透過頭腦記住的記憶(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一般認為,嬰兒會先發展程序性記憶,後發展陳述性記憶。

此外,陳述性記憶又分為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和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前者是只以知識的型態保存的記憶,後者則是會與時間、場所,乃至當時的情緒一同保存的記憶。此二者則是先發展語意記憶,後發展情節記憶。研究者認為,多數的人沒有三歲以前的記憶,就是因為在那之前,我們的情節記憶尚未發展完全。

觀念因人而異

請再讓我詢問一個問題。你覺得賺錢很辛苦嗎?還是很輕鬆容易呢?我想一定有人回答辛苦,也有人回答容易。答案並沒有正確不正確之分。其實這個答案會根據你的生長環境而有所不同。

比方說,家裡非常富有,靠房屋租金或股市投資就能不斷增加財富,出生於這種家庭的孩子應該就會覺得賺錢很容易。父母幾乎能買給他們所有他們想要的東西,也會經常帶他們去遊樂園或各地旅行。生長在這種環境下,自然會覺得「錢其實還滿容易賺的」或「能夠事半功倍地賺錢是件幸福的事」。

相反地,如果每天看著父母早出晚歸,工作到疲憊不堪,才好不容易能湊足生活費的話,這樣的孩子又會如何呢?他們的衣服是穿哥哥姊姊留下的,如果沒把碗裡的飯吃乾淨,就會被臭罵一頓。生長在這種環境下,自然會覺得「錢要辛辛苦苦才賺得到」或「即使縮衣節食,只要有工作就很幸福了」。

思維模式在兒時定型

正如俗話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年幼時的體驗會一直留存在我們心中。被深植在潛意識中的記憶及思考方式,在心理學上稱為「思維模式」(Mindset)。

這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譯注:Carol S. Dweck,著有《心態致勝》一書,原書名即為「Mindset」,該書則將「Mindset」譯為「心態」)所提出的理論。簡單來說,思維模式也可以置換成「價值觀」「倫理觀」「信念」等說法。
一般認為,思維模式的原型會在六歲前定型。

你不妨也回憶一下自己的兒童時期,看看是否有以下經驗:被喝斥「不准哭」。道歉後得到讚美。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就讓父母很開心。以宏亮的聲音回話後,大人就摸頭說「好乖」。打了旁邊的小朋友,結果被大人罵。說了謊話,讓父母很失望。沒有遵守規定,就被叫到外頭罰站。

經驗扎根於潛意識

這樣的經驗會留存在你的潛意識中,變成雜訊的來源。形成思維模式的其中一項來源,就是心理學或自我肯定感相關主題中經常提到的禁止訊息—「不准說謊。」、「不准瞧不起人。」、「不准剩飯。」等。這些是父母會用「不准×××」的句子教導我們的事情。這類話語你應該也能立刻想起一兩句。這些被刻印在潛意識中的訓誡,可能發展成我們的心理雜訊。

但我不用禁止訊息,而另外創了心理雜訊一詞,是因為我發現,思維模式的來源並非只有禁止訊息,還包含孩童根據自我判斷付諸行動後所得到的體驗。以前面的例子來說,「一個人安靜地待著,就讓父母很開心」正是其中一例。

這是孩童自發性做出的行為,至於得到鼓勵,則是伴隨該行為而來的結果。這樣的經驗也會扎實地存入潛意識中。無論行為是強制性或自發性,只要是兒童時期建立起的思維模式,都有可能成為心靈上的干擾。最後我便將這類思維模式,取名為「心理雜訊」。

畢竟雜訊可說是一種噪音,當內心發出噪音時,我們就會感到不快,也很難有積極向前的心情。

(興韻/輯)

《清理你的心理雜訊》
作者: 山根洋士
出版社: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