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鳳梨禁令仍無轉圜+擴大幼教公共化政策(20210317晨間會議記錄)

醒報編輯部 2021/03/21 11:27 點閱 57591 次

每日新聞話題:
品安:
鳳梨禁令仍無轉圜 農糧署:台糖減種338公頃、農民轉種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32143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回應:這次輔導鳳梨農轉種,是因為中國的鳳梨禁令,但台灣其實還有其他農產品主要外銷中國,卻還沒有準備輔導轉種,政府應提前規劃好相關的輔導轉種計畫。政府對鳳梨危機採取的因應措施應持續關注。
社長:有時候很難要求農民轉種其他作物,因為這牽扯到內銷、土地、氣候適合種什麼,除非種別的CP值效益更大或政府願意補貼,否則很難執行。

詩慧:
促轉會再延任1年?藍委:要做什麼 先講清楚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322125?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1-news回應:促轉會內部應更多確立目標與執行作業是否有效能,例如運作經費的來源、組織的穩定性等。累積充足的資源及公信力後,才能在做還原歷史真相、重建社會信任等社會工作。
社長:今天詩慧的新聞話題終於找的不錯,促轉會本來就是政治性組織,所以有什麼功能目標執行不重要,政治正確就好,所謂還原歷史真相和重建社會信任,恐製造更多撕裂和對立,並沒有真正做到和解,促轉會應該是兩邊都做,不能只當一個踢藍的打手。

志怡:
擴大幼教公共化政策 幼兒園教師年增3千人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3160225.aspx
回應:廣設公幼、減輕父母對幼童教育費用的支出是政院對少子化提出的解方之一,幼兒園數量及資源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新設公幼的分佈是否有可能出現集中於特定區域或縣市的情形?當幼兒園擴編師資人數時,中、高等教育不斷縮編,是否也應針對長久以來存在的流浪教師問題尋找解方?
志怡想法:若每年還是有這麼多人畢業,變成流浪市場,可否教育改制把資源分配到幼教。

今日外電題材:
1.歐洲面臨兩千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志怡)。
2.科學家警告,從衛星觀測發現美國東岸的空污逐漸回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準 (志怡)。
3.德國確診人數上升,但柏林仍決定陸續開放文化場所 (品安)。
4.英國Uber Eats對員工發最低薪資、假日津貼與幫忙保社會保險(翔禾)。
5.金球獎頒完了歷史性的女性入圍者 換評選陣容被抨擊太白、不夠多元,缺乏其他族群是歧視性的!(秉謙)。
6.火星的古老年代液態水跑哪去?科學家有個最新的猜測(秉謙)。
8.台日好手同場互轟 育成、大谷春訓調整俱佳(秉謙)。
9.廢棄食物研發飛機燃料可減碳(瑞萌)。
10.拜登放寬限制 非法移民可返家團聚(瑞萌)。
11.受串流影響,葛萊美、金球獎等在電視台播放的頒獎典禮收視率大跌(是祈)。
12.土耳其和希臘重啟和談,以緩解長期以來的海上糾紛(是祈)。
13.考古:以色列考古團隊在死海附近的洞穴,發現多種物品(是祈)。

讀報心得:
1版
君 : 頭版兩篇新聞,顯示提醒執行黨尊重民眾勸力。
2版
安:特稿談民進黨性平扣分,論述有理有據。
慧:王定宇事件以性平議題切入探討,新鮮且合理。
玲:水利署此篇缺水影響民生經濟,值得繼續關注。
3版
慧:疫苗施打後,健康與經濟復甦,增加全球人信心。
4版
怡:美兩黨互踢皮球缺乏解決問題的意識,值得台灣引以為戒。
5版
安:藻類加入服裝製作中有助減碳,題材新奇。
怡:藻類產生的減碳作用是否可抵銷衣服產製過程產生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