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步台南:12位藝術家的台南慢時光》

醒報編輯部 2021/01/05 08:35 點閱 24889 次

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大洞桑,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與台、日藝術家深入台南的大街小巷,探索這座有故事的城市。站在鹿耳門溪口,金馬導演魏德聖感到跟台灣歷史的連結;漫步在鴨母寮市場,作家一青妙遇見了小時候的自己。

演員大久保麻梨子在艸祭book inn的陽台,遠眺蒼老的風景;插畫家佐佐木千繪在合成帆布行盛裝滿足的心意;金曲歌王謝銘祐在安平等待南風……這些都是台南的記憶,也是台南的鄉愁。

透過這些藝術家敏銳的眼光,他也發現台南的表面雖然沉靜,內裡卻很有主張。每家店的主人都很有個性,甚至還帶點固執。因為藝術,觸摸到在地生活的溫度;因為人文,看見了歷史文化的傳承。就讓我們跟著十二位藝術家悠然的腳步,一同來找尋屬於你的台南慢時光!

鹿耳門溪口

四草大橋過後是一片魚塭,鹿耳門溪旁有個小漁港,車子繞了一圈後順著溪邊的小路開到溪口。這裡是鄭成功帶領的幾百艘船為了攻打荷蘭人半夜趁著漲潮登陸的地方。我們把車子停在西洋人當門神的鎮門宮廟埕,登上河堤的斜坡。海風一直吹,蚵架點點地浮在藍色溪流上。

「我唸國中的時候,爸爸買了一艘小漁船,常常帶我出海,有時候還讓我開船。但不是漁民的人不能隨便出海,所以他常常讓我躲在港口外面,等到出去的時候靠邊讓我跳下船,可是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一直到快三十歲,開始要寫《臺灣三部曲》的時候,我回來台南,也來到這裡看看。那時候覺得有點熟悉,再來騎摩托車騎到漁港的時候,越來越覺得這裡好熟悉喔,然後我在漁港晃晃的時候,遇到爸爸開車來,他是來照顧漁船的。」

「對,我遇到爸爸之後又回來溪口,有點想流眼淚。我站著的這個地方,來過那麼多次,竟然不知道是台灣歷史上最關鍵的一條溪。我跟台灣的歷史是有產生關係的,不是局外的,那種感覺很強烈。那是一種電流,本來有一條電線,只是開關沒有連結上,某一個地方跟你本身有連接點的時候,那種電流是很特別的,整個非做不可的那個東西就會產生。」魏導熱情地講故事。

魏德聖的台南

魏導準備二十年的《臺灣三部曲》是從台灣原住民、漢人及荷蘭人這三者的視角來分別敘述十七世紀從荷治到明鄭時期台灣歷史的電影,而且他還要在台南蓋一座以《臺灣三部曲》為主題的遊樂園計畫,這些都是富有「特有種」個性的魏德聖導演才敢做的事。他講的故事讓我覺得,在漁港遇到父親,然後在溪口被電流觸擊般的那個經驗一直在支撐著他的決心。

讓台灣人有更多的自信,是魏導拍電影的動機之一。那麼自信從哪裡來?藉魏導的用詞來講的話,正是自己出生長大的土地和祖先的歷史,與自己的人生之間通了一條電流的時候。

陽光炙烈,我們在河堤的涼亭休息,我拿起琉球三線琴唱了幾首琉球民謠。民謠總會將祖先的生活和想法傳達給後代人,如感情故事、叮嚀、跟大自然相處的智慧等等,這是一種將過去跟現代連結的電線,也是能讓現代人以祖先為驕傲的電流。古戰場現在變成繁茂綠草的荒地,大自然寧靜地看著人類的枯榮盛衰。◎位置:安南區媽祖宮一街345巷盡頭

台南火車站

一個車站的建築風格代表該城市的氛圍。繁華的都市適合又大又有前衛感的造型,老城市則適合古色古香的設計。車站就像是個家庭裡的母親,穩重地坐在市中心,用溫柔的眼神守護著孩子們。又宛如人類經過產道誕生於這世界,旅人們通過剪票口面對未知的城市。大廳彷彿是母親的懷抱,燦爛的陽光從二樓長形圓拱窗照進大廳,是那麼的溫暖和煦。

原台南驛(台南火車站)是由日治時期鐵道部建築師宇敷赳夫所設計,一九三六年竣工。當時的官方建築中,不少是壯麗的巴洛克風格,為了炫耀主權國的威容。但是宇敷設計的台南火車站及嘉義火車站的風格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卻很柔美、沉著,而且非常耐用。過了八十幾年,仍然每天被五萬名以上的旅客使用著。光低調跟重視實用性這點,就頗與台南人的氣質相稱。

在前往火車站的途中,在台南永康長大的魏導說:「我二十一歲離開台南之前,從國中開始,幾乎每天都出入火車站。有時候去練習空手道,有時候去打工,永康、台南、保安,這幾個站一直在連結。後來搬到台北,高鐵開始運行之後就幾乎沒有坐過火車了。但是大約半年前的某個晚上,我要從台南坐火車到高雄,坐在等候區的時候,發現整棟車站的建築、氣味和氛圍,完全沒變過。那種氣味我很難形容,它其實有點尿騷味啦。廁所的味道一直飄到整個大廳,那味道是一種時空的連接點。」

對於魏導而言,台南火車站是個時空暫停的地方,其實我也有相同的感觸。我家書櫃裡有一張一九九三年當時來台拍的台南火車站月台的照片。二十五年前的招牌、牆壁、樓梯都跟現在一模一樣,只是站在月台上的我是九歲的小朋友。那時的我也一定有聞過那股氣味。◎註:台南火車站目前正在進行鐵路地下化工程,月台及地下道可能都會走入歷史。

鴨母寮市場

一個地方的名字,應該要跟當地的風土或人們生活有連結。清治時期的台南街名滿有趣,例如老古石街、杉行街、打棕街、鴨母寮街等。鴨母寮曾經有一條河流叫德慶溪,河邊有養鴨場。鴨母寮市場裡有一面牆壁,畫出當時的風景。

傳統市場是最貼近平民生活的百貨公司。鴨母寮市場北邊裕民街34巷上的攤子販賣各種食材、服裝、化妝品、生活雜貨、還有玩具、棉被等,家庭婦人要的東西什麼都有。飲食方面除了涼麵、黑輪、豆花或青草茶等攤子之外,市場內部也有幾間小吃店,真是五花八門。

一青妙的台南

電影《媽媽,晚餐吃什麼?》拍出了一青妙.窈姊妹與母親之間的故事,媽媽牽著阿妙的手逛菜市場的畫面讓我印象最深刻。阿妙說:「我小時候在台灣生活的記憶,還有媽媽的回憶最多的地方就是這樣的傳統市場。是台北東門市場,幾乎每天都會去。那裡現在不是以前的樣子,但是有一次來台南時去鴨母寮市場或水仙宮市場看看,發現這裡跟我小時候的印象一模一樣。

最像的是來買東西的人。穿著輕鬆的衣服,手上提著籃子或購物袋,就是這個樣子。」今天阿妙也沒有化妝,拿著陽傘和包包,和周邊的氛圍融洽在一起。很多來台南旅遊的日本人會說:「這裡讓我很放鬆。」我想那種感受的一部分來自於在地人的外貌及溫和的口氣。

傳統市場都會有銅板美食,我愛去吃水仙宮市場的麵條王海產麵、鴨母寮市場的話就是炭火麵。從裕民街34巷旁邊的小路走進市場的建築,就會進到一個奇特的空間,天花板很高,但是很暗,地上像鐘乳洞般的溼,柱子跟天花板都變成黑褐色,最裡面有一群人在吃麵,這裡就是炭火麵店。食材都是用炭火爐煮,一碗麵散發濃郁的炭香。淋了數滴自製辣醬,風味就加倍。

魚販的攤子上,很多虱目魚的頭立起來整齊地排列,這個景象也滿奇特。當然也有賣鴨肉的攤販,還有經營一甲子的無名當歸鴨麵線店。◎地址:北區成功路148號◎營業時間:早市

宮後街愛玉冰

早上八點的水仙宮市場已經熱鬧到就像舉辦祭典,但是旁邊的國華街好像還在剛睡醒的樣子。走進一條小巷子叫宮後街,有一群人圍著一個遮陽傘站著。傘下一對中年夫妻站在攤子前,將愛玉及各種佐料盛到陶瓷碗,插支鐵湯匙,陸陸續續地端給客人,他們的手動作迅速到就像拳術家。客人們站在路邊默默地吃。外帶的話,老闆會把全部的料放在塑膠袋裡,插一支粗吸管,是早上散步的好陪伴。

美麗琥珀色的愛玉凍,在八寶冰店只是個配角,但是在這裡就是屹立不搖的主角。而且配角們也都很出色,馥郁的杏仁凍、大塊的粉粿,QQ滑溜的珍珠,自製的紅糖水和剉冰,他們在嘴巴裡上演精采的戲。但是有些佐料在營業中會售完,建議儘量早點去。◎地址:宮後街和民權路路口◎營業時間:07:00~售完(不固定公休)

艸祭book inn

二○○八年坐落在孔廟對面一棟老房子的草祭二手書店,曾經是台南最美麗的獨立書店。二○一七年春天宣布熄燈時,我覺得很可惜。但過了不久,聽到台南市民宿協會理事長,也是老屋台菜餐廳「筑馨居」老闆周榮棠先生接手,要把書店改造成住宿空間的消息。之後有一段期間,我騎機車經過時常看到勇哥(周先生的綽號)穿著汗溼的T-shirt,在討論、監工或自己施工的樣子。直到年底,背包客棧「艸祭Book inn」終於開業。

用透明玻璃當外牆,所以客廳很明亮。我們跟著勇哥,踏上芝麻般的黑白磨石子,走進兩排三公尺高的書櫃之間的走廊。腳下是透過縱橫交錯的鋼筋可以看透的地下室,還有一架從地下室立起來的六公尺長木梯子,靠著像城牆般高的書櫃。整個牆面都被書塞滿。

勇哥說:「我跟草祭書店老闆蔡先生是好朋友。熄燈的理由並不是經營不善,而是我們要重新創造一個像蔦屋書店般的,會打動世界各地旅人的地方。於是將我和他的專業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以『書』與『住』為主題的空間。整棟有五萬本書,這個閱讀區是按照蔡先生的想法規劃,有梯子的書牆跟防空洞都沒有改變,其他設備都是重新做。」

麻梨子看完吐露感想:「我聽很多藝術家說過,他們都很喜歡台南,我知道為什麼了。台南人很會把既有的東西改造成藝術品,也會享受這個創作過程。藝術家交流的地方也很多。我好像湧出了創造意欲!」◎地址:中西區南門路71號
(庭維/輯)

《遊步台南:12位藝術家的台南慢時光》
作者:大洞敦史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