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基改等科技 渡過糧食危機 (MIT科技評論 MIT Technology Review)

祝潤霖 2020/12/27 15:02 點閱 6992 次

人們不會輕易忘記在疫情流行期間的糧食危機:空蕩蕩的貨架上一物難求;雖然美國政府保證這種亂象只是暫時性的,但隨著疫情有愈來愈多工人病倒,食品生產系統的功能也就跟著失靈:農民將農作物耕種回田,奶農將牛奶倒入下水道,肉品包裝廠關閉,同時食物銀行的排隊也隨之增加。

現代食品系統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產物,不斷提高效率、生產率和利潤的動力,由於鐵路建設、導入精良設備及採用高價值品種,美國的食物產量在1870~1920年代之間增長了2倍;同樣地,在1970年代初採用綠色革命的機械化、高效能製程後的30年間,印尼的稻米產量也增長了2倍。

在20世紀初期,透過使用肥料和殺蟲劑,及淘汰生產率低的本土作物品種,確實提高了產量;在2000年,美國的農場數量大約是1900年的1/3,而生產率卻是3倍;同時,美國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比例從略高於40%降至2%左右;食物供應鏈不斷在提高速度、優化,以降低成本並增加投資回報。

營養不良的人數從1990年的約10億下降到2014年的7.8億,但同期間世界人口卻增長了20億;為因應新冠疫情,屠宰場和肉品包裝廠的關閉造成了上游的麻煩,迫使農民殺死或處置價格昂貴卻無法交易的牲畜;當著重效率、生產力和利潤的系統與疫病災情發生碰撞時,就會發生這種意外。

許多農作物缺乏對基因改造和農業技術的投資,如果將科技應用於追求糧食安全而非利潤,基改技術將可創造更富彈性的糧食系統;但現實這樣做沒有利潤,許多低收入國家被迫接受IMF、世界銀行和WTO的貿易和融資協議,開放市場給高度全球化的商業作物,不顧農民和消費者的需求。

基改農產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上,但科學證據其實很少,只爭論假議題反而忽略了重要問題,也就是在地農業該如何公平競爭;未來或許可以要求基改公司根據特定產區中發現的優良基因開發新作物,培訓產區民眾成為生物學家和技術員。

印度的Navdanya社區種子庫培訓當地民眾(婦女為主)成為種子保管人,向農民提供瀕臨滅絕的品種,幫助維持農業生物多樣性。農民可使用無人機監控農作物和牲畜,或使用區塊鏈管理庫存,用手機參考天候、病蟲害及農藥和農作物成本的數據。這些都有助於為下次糧食危機做更好的準備。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0/12/18/1013215/food-technology-sustainability-capitalism-pandemic-g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