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民間社團做公益 20團體獲表揚

張元融 2019/09/10 18:27 點閱 17457 次
副總統陳建仁(左)、內政部長徐國勇(中)與政委唐鳳(右)一同為年度公益貢獻獎頒獎。(photo by張元融/台灣醒報)
副總統陳建仁(左)、內政部長徐國勇(中)與政委唐鳳(右)一同為年度公益貢獻獎頒獎。(photo by張元融/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張元融台北報導】老盟、環境資訊協會等20個公益貢獻社會團體、120個績優職業團體10日獲得表揚!內政部舉辦108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及績優職業團體」表揚大會。副總統陳建仁、內政部長徐國勇與政委唐鳳與出席的一百多個社會團體代表一同高喊:「標竿團體,公益台灣。」

獲得年度公益貢獻獎的20個社會團體分為金質獎10個(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建築學會、護理學會、國際創價協會、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等)與銀質獎10個(社工教育學會、失智症協會、親慈慈善會、工商協進會等)。

鼓勵各團體做公益

內政部表示,今年改以「公益事蹟」為評選標準,讓公益不再只是社會福利與慈善,更期望在體育休閒、經濟發展與環保生態等領域的團體,能與公部門共同發揮「標竿團體」效應、社會正向影響力。

徐國勇特別表揚金質獎得主「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總是從長者的需求,看到政策倡議與法規貼近長者的必要性,多年連續受政府委託設置「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推廣失智防走失手鍊,讓警方輕鬆尋回失智個案。

另一金質獎得主是長期倡議環保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他們不僅推動「海洋廢棄物監測計畫」,調查全台海岸線上的垃圾分佈情形,供海保署制定作為施政參考,也舉辦了29場淨灘活動(共1114人次)。特別的是,「珊瑚礁體檢計畫」招募潛水客(323人次),協助累積珊瑚礁體檢資料庫,供工研院分析研究。

民主社會的無形資產

「人民團體是政府推動國家政策的重要夥伴。」徐國勇表示,只有政府一方做事,不可能打造出周全的政策,所以需要借助長期深耕地方的民間團體幫忙,並將民眾的聲音傳入政策制定者的耳中,彼此間建立溝通網絡。

行政院去年通過「社會創新行動方案」,12個部會將於5年內投入88億元,協助「台灣社創生態系」茁壯。頒獎典禮後的「人民團體社會公益論壇」,由負責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的政委唐鳳向社會團體分享,NPO(非營利組織)
如何從「數位科技、資源整合」的角度,導入「社會創新」推動社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