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郭台銘罵 故宮南院成立爭議多

張朝瑋 2019/06/02 14:37 點閱 27311 次
故宮南院從2003年選址後,就爭議不斷。(photo by wikipedia)
故宮南院從2003年選址後,就爭議不斷。(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綜合整理報導】故宮南院日前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批評是蚊子館,但南院除了參觀人數下滑這個嚴重問題外,其實從興建以來就不斷有各種如選址偏遠、定位不清等爭議。嘉義縣立委蔡易餘接受採訪時表示,南院因展覽空間不足,無法展示太多文物,影響了民眾參觀意願。政府計畫在南院旁興建展覽館來解決問題。

從選址就起爭議

2003年時,前行政院長游錫堃選定嘉義太保,作為將興建的故宮南院地址。然而因為太保地處偏僻,加上適逢總統選舉前夕,因此被當時國民黨立委洪秀柱懷疑南院選址是為鞏固嘉義地區的綠營選票,有政治考量。

南院功能定位也是一變再變,行政院2004年定位南院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之後又不斷修正為「故宮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故宮台灣化」等,招致外界批評。

甫開幕就被潑漆

南院自2003年動工後,原預計2008年開館,後因預算遭立院凍結,開館時間延至2010年。之後又不斷延宕到2015年年底才啟用試營運。原本南院設有一鼎器造型倒數計時器,也因延宕,導致最後計時器上的數字變成了「距離開館還有負1044天」。

在故宮南院開幕時,影星成龍曾捐贈一組圓明園12獸首的複製品,陳列在大門。但由於成龍親中立場明顯,又曾發言批評台灣政治,導致獸首在開幕3天後就遭民眾潑漆。蔡政府上任後便將獸首拆除,並收回庫房。

參展人數年年掉

南院的參展人數也是一直令人詬病。在南院開幕的第1年,參觀人數曾達147萬人,但隔年卻立刻滑落至97萬。後來故宮統計年報指出,2018年參觀人次只有76萬,幾乎是2016年開幕時的一半。故宮院長吳密察於今年3月赴立法院備詢時也指出,南院因為地點問題,導致民眾參觀興趣缺缺。

2018年年底,故宮北院傳出2020年起要閉館3年,並將部分國寶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遭外界批評政府是想藉文物南遷鞏固南部選票。加上後來故宮疑似未按程序將《祭姪文稿》出借給日本展出,更引發外界批評,當時的故宮院長陳其南因此遭到撤換,改由吳密察接任。

然而有立委質疑,吳密察2015年時也曾主張將故宮北院的器物類收藏全轉到南院,認為可帶動南院參觀人數。但吳密察回應表示,他當時非故宮人員,不知故宮文物對出院有嚴密規範,現在是打算改將國寶輪流南下展出。不過能帶動多少南院參觀人數,還不確定。

致命傷在展覽面積

在南院選區內的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接受採訪時表示,南院的最大致命傷,在於其可供舉辦展覽的面積過小。南院最早在規劃時的樓地板有6萬平方公尺,結果在馬政府時期被縮水到4萬平方公尺,後來又因建物規劃設計的問題,導致實際上可供展覽的面積,只有約3000平方公尺。

「在展覽面積受限的情況下,能展出的物品數量也大大減少,民眾看得不過癮,自然就不會再來南院了。」蔡易餘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困境,行政院於2017年通過了「新故宮」計畫,計畫在南院隔壁建起一座文物修復館,不只要修文物及保存過程也作為展覽的一環,增加南院的展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