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生存家園:00世代青年領袖(20190317 新觀察者週刊)

邱慕天 2019/03/17 17:15 點閱 9189 次

重建生存家園:00世代青年領袖

過去幾週以來,世界各地「未來星期五」遍地開花:高中生、大學生在週五罷課,組織活動喚醒地球公民意識。這個運動最初在去年8月展開時,只有16歲瑞典少女格雷塔.桑伯格一人,但到了今年315,連台灣青少年都加入罷課了。

00後新世代訴求講理

法國由於黃背心運動抗爭,馬克宏提出了「國家總路線」大辯論,而高中生查理7日就在格雷烏萊班站上舞台質問總統馬克宏,引發轟動:「若賺錢要犧牲生態,那麼賺來的錢能買到另一個地球嗎?」「我們並非訴求老一輩的懺悔,我們訴求的是老一輩的認同加入!」

《新觀察者週刊》指出,與過去訴諸世代對立和傷懷的青年運動相比,2000年左右初生的「00後世代」具有「講理的面貌」。正如去年8月時格雷塔對國際領導人的訴求一般:「請盡你們身為領導人的職責!」「踏實、逐夢(soyez réaliste, demandez l’impossible)」。

重建體制勝於拆除解放

同樣地,20歲的斯洛伐克女孩卡羅琳娜‧法爾斯卡,向總統呼籲現代民主;201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為穆斯林女孩上學爭權益;24歲的博揚‧斯拉特在2012年就發起了「塑清海洋」計畫,並與聯合國合作並募資4千萬美元…《新觀察者週刊》本期介紹了12位青年社運家,其中包含香港黃之峰;女孩則佔了過半數。

法國國家青年和大眾教育研究所(Injep)社會學研究員洛朗‧拉賀德分析,前幾代的青年以「解放枷鎖」為訴求做抗爭,但今日的青運則尋回一定紀律,展現一種「後自由」的性格,並嘗試阻止世局失控。

覺醒來自親身經歷

格雷塔同樣不代表一個社運品牌——她自己身體力行的紀律就是這個品牌的代言:她只吃素、不搭飛機,她用「生活」來示範她所參與的運動。拉賀德進一步指出,「它很少依賴於集體組織,它體現在個人故事上。」

例如,荷蘭男孩博揚對塑料污染海灘的心痛,是來自2010年他在希臘度假的沮喪掃興。馬拉拉反抗巴基斯坦塔利班剝奪她的受教權,為此抗爭時甚至身遭死亡槍擊。

澳洲哲學家阿爾布雷奇稱他們的動力為一種有別於「鄉愁」的「鄉痛」(solastalgia)——與自己生存的在地家鄉環境失去聯繫、或無法從中獲得慰藉的苦痛,「他們的參與承諾根植於年少生命本身的自傳。」

互聯成為可能:從個人到全球

專攻青年問題的塞爾吉-蓬圖瓦茲大學社會學教授瓦萊麗‧貝凱指出,比起前一代的「覺青」,他們更「去意識形態化」,從思想到具體行動間較少自我矛盾或言行不一。

哲學家馬克西姆‧切迪覆議這個分析,他認為我們運動的「區域聯防範圍」(zone à défendre)很大,是集體政治性、全球性的,但「00後世代」更願意相信自己是一隻隻「精衛」;數位互聯網賦予個人生命故事和行動巨大的感召能量,一隻小鳥的行動能成為千百萬人的鼓舞,最終移山、填海,化不可能為可能。
https://www.nouvelobs.com/planete/20190312.OBS1619/de-greta-thunberg-a-emma-gonzalez-portrait-d-une-jeunesse-qui-s-eng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