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家暴、兒虐須建構安全防護網(王翔正)

王翔正 2019/03/14 18:49 點閱 6089 次
育兒不容易,但也不可為了情緒而發洩在孩子身上(photo by pixabay)
育兒不容易,但也不可為了情緒而發洩在孩子身上(photo by pixabay)

近來朋友樓上住戶,時常酒後情緒不佳拿家人出氣,深夜傳來陣陣婦女哭聲與小孩尖叫,聲音格外淒厲,通報警察到場後,該住戶卻稱:「夫妻吵架、打小孩是常事,希望警察不要多管閒事。」

7分鐘1家暴

內政統計指標每戶人口數(戶量)從2005年3.12人減少至2018年2.71人,隨著核心家庭數量增加,居住環境日漸封閉,事發地點在家裡,外人很難察覺家暴及虐待幼兒情況,且受害孩童大多無力求助,潛藏許多犯罪黑數。

據警政署統計,受理家暴案件數從2009年3萬3,127件逐年上升至2018年7萬3,477件,10年來增加4萬350件,足足成長了121.8%,在2018年等於平均7分鐘即發生一件家暴案件。

國人強調以和為貴,一旦遭遇家暴,周遭人皆勸「息事寧人」,希望家醜不外揚,甚至因小孩教養環境與社會普遍對於單親家庭刻板印象,受暴婦女皆選擇再勉力苦撐,長以此往,你我都是家暴另類幫兇。

「習得性失助」

根據衛福部統計,兒少保護通報案件從2008年21,443件上升至2017年59,912件,相當於每10分鐘就有1個小孩被通報,學齡前兒童為受虐致死高風險族群,自我保護能力低、身體脆弱、易哭鬧與照顧需求高,常因未入學就托,受害時不易被外界發現,等到發現被受虐時,通常非死即重傷。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利用電擊犬隻做了一項有名的實驗,提出著名心理概念「習得性失助」,現今遭受家暴、兒虐的被害人的處境就如同關在籠裡遭電擊的狗,長期毫無希望的習得無助。

增設吹哨者機制

家暴與兒虐視為頭號公敵,建議可朝以下三個方向邁進:增設兒虐吹哨者機制:兒虐對象屬年齡弱勢,若相關人員故意無視或隱匿,往往虐待行為不容易被發現,為鼓勵社會發揮道德勇氣,增設積極鼓勵性質的「吹哨者制度」。

家暴安置中心普及化:受暴者大多經濟弱勢,一旦被害常面臨下一秒去處的頭痛問題,提供普及機構式庇護為最佳的良策。相對人分級分類處遇制度:不同個案制定相應策略,尤其是高風險對象,施行有效的約制告誡與追蹤管考,後續成效評估,以建構「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