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演講)神鵰俠侶一甲子 金庸魅力無法擋(上)

張朝瑋 2019/02/18 16:46 點閱 16727 次
台北國際書展於13日舉辦的「神雕俠侶創作一甲子,金庸小說跨領域對談」講座(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台北國際書展於13日舉辦的「神雕俠侶創作一甲子,金庸小說跨領域對談」講座(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以下為2月13日台北國際書展舉辦的「神雕俠侶創作一甲子,金庸小說跨領域對談」講座,對談內容紀錄整理為本報記者)

主持人:榮恩(台北國際書展主持人)
與談者:祁立峰(文學研究者)
    謝金魚(史學研究者)
記錄整理:張朝瑋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請容我先介紹一下金庸,他本名查良鏞,1924年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而金庸這個筆名就是把他名字中的鏞字拆成兩半,就變成了金庸這個筆名。

今天的主題是「神鵰俠侶」,這部作品自1959年開始連載到1961年7月,總共777期,它對金庸來講有個重要之處在於,他1959年原本想要創辦一本雜誌,但後來因成本等考量而改辦報,就是「明報」,而「明報」第一部連載的就是他的作品「神鵰俠侶」。

倪匡曾說過,「明報」要是沒有金庸的作品連載,可能早就倒了,可見「神鵰俠侶」這部作品的重要性。今年2019就是「神鵰俠侶」60周年,它也是被改編成漫畫、電視劇、電影最多的一部作品,即使是沒有看過這部作品的,也都一定知道楊過、小龍女等人物。

cari

圖說:為紀念去年逝世的金庸大師,今年書展不只設立紀念攤位,更展出難得一見的金庸親筆手稿。(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作品影響全世界

金庸於去年10月底過世,留下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4部大家津津樂道的作品,再加上越女劍這一部短篇小說總共15部著作,透過電影、電視、漫畫、電玩各式各樣的形式呈現,影響的不僅是華人,也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影響到全世界,可以說金庸的作品在全世界都有被牽動的讀者。

首先,請兩位老師分享金庸的作品對您們有什麼影響,尤其謝金魚更是金庸的師妹,請謝老師先分享。

謝金魚:我會被稱為師妹是有原因的,因為金庸晚年從事歷史研究,而他的歷史老師正是我歷史老師的師兄,所以當時我們去拜師的時候,老師開玩笑跟我說妳拜我為師是有道理的,這樣子妳就是金庸的師妹了。

問:那您的老師還有在收學生嗎?(笑)

看武俠後很會作文

謝金魚:(笑)已經來不及了。金庸晚年是在研究唐朝的東宮制度,這其實是蠻有趣的,他一輩子徜徉武俠小說中,最後卻跑去研究非常制度典章方面的學術問題。

而我小時候是看了「大漠英雄傳」,也就是後來的「射鵰英雄傳」,因為不知道是哪一位人士,跟我媽說只要小孩看武俠小說後就很會寫作文,我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問:那您後來作文真的有比較好嗎?

謝金魚:可能跟那沒有關聯,我只知道從那之後我就「不務正業」了,而因為我看了「射鵰英雄傳」,所以對我來說,呆呆的男主角跟很聰明的女主角這設定都非常熟悉,也讓我後來的閱讀習慣比較偏向這類的。

問:那後來有影響到您的愛情觀嗎?

郭靖是首位英雄人物。

謝金魚:我得承認,郭靖對我來講是個有趣的角色,雖然很多人不太喜歡他,認為他是不是有點智能上的缺陷,可是對我來說他就是我第一個欣賞的英雄人物。

cari

圖說:《射鵰英雄傳》陪伴許多金庸迷成長。(photo by 網路截圖)

問:祁老師覺得呢?

祁立峰:就我所知,中文系裡其實有蠻多老師都在研究金庸,形成所謂的「金學」。我跟金魚一樣就是從小讀金庸到大。在我們那個時代有兩派家長,一派說不能給小孩看金庸、瓊瑤,因為會著迷,要看等大學再看,但我覺得也是因為這兩位作家寫得太好、叫人愛不釋手所導致的。

而我爸是另一派的,說你看了能增加語文能力、國學知識,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沒錯,因為能增加一些古雅的詞彙。

偽文言「本宮乏了」

各位如果看金庸或古裝劇,我們有一個術語叫「偽文言」,就是古人講話不會是真的文言,但如果真的講白話又會讓觀眾失去那個觀感,所以就創造出一種假文言,讓你一看就知道是古裝劇,像是清宮劇中的「本宮乏了。」如果說「我累了」,會讓觀眾覺得太現代了。

我們現在當然不太能想像清代或宋代到底是怎麼講話,但至少不會是侯孝賢的《聶隱娘》那種「汝欲殺汝表兄」,總歸而言就是一種想像的說法。

回過頭來,我記得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是「連城訣」。「連城訣」雖短,但它很深入地把人性的醜惡還有復仇的欲望,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覺得蠻適合入手的。而金庸作品中最基本、大家最熟悉,改變也最多的就是「射鵰」三部曲。

不同階段不同感受

謝金魚:我雖然最早看的是「射鵰英雄傳」,但我最喜歡的其實是「白馬嘯西風」,但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當下感覺是「我到底看了什麼?這故事沒講完吧?」但大學之後再看一遍,反而有不同感受,這就是金庸小說的魅力,你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看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體悟,有時候你沒感覺,只是因為時間還沒到。

問:如果要問我金庸小說對我的影響,就是每一本書的頁數乃是我當天晚上的肝指數(笑)。

請金魚老師分析一下,「神鵰俠侶」是奠基在什麼樣歷史的時代上?而這部小說又與史實有怎樣的出入?

cari

圖說:楊過與小龍女是「神鵰俠侶」的靈魂人物。(photo by 網路截圖)

「射鵰」重點在國仇家恨

謝金魚:出入當然挺多的,但個人覺得不是問題,歷史跟武俠小說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在有限史實當中去創造無限想像,不是說那個時代真的有甚麼凌波微步之類的,主要是如何去抓到那個時代氛圍。

「射鵰」三部曲其實有個重點是國仇家恨,金庸使用了很多宋代時對金國、蒙古的紀錄,讓讀者感覺雖然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但彷彿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般,大家可以去找一本書叫「東京夢華錄」,就是紀錄北宋時代這些遺民的回憶,對照之下南宋真的是活得很辛苦。

宋代有一個特色是一直引進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然後次要敵人又變成主要敵人,像是宋朝最早的外患是遼國,就是「天龍八部」裡的契丹人,為了打擊契丹人,就跟女真人的金國合作,但女真人把遼國打敗後又變得特別強大,成為宋朝的外患。

60位公主都送來?

這是遊牧民族的一個特色,當他們在前幾代時相當強大,但到中間的時候可能因為各種文化關係,生活上較舒服後就開始下滑,下滑後又開始上升。

所以當金滅遼的時候,金、宋算是兄弟之邦,可是等金崛起後發現南方其實有更好的,為什麼不去拿下它呢?這裡又牽扯到漢族史觀跟遊牧民族史觀的差異,因為當金人打進汴京時,宋人非常惶恐,因為他們沒有想過兵馬來的速度怎麼會這麼快。

既然無法防守,只好盡可能先安撫他們,這時用了我們後人一直在罵的一個方法就是送公主和親,沒想到金人卻覺得你家還有60個公主,要不要一起送來算了?

當金人殺進京城時就造成嚴重死傷,皇室家族整個可說是被連根鏟除,宋徽宗的60個子女只有兩三位存活。而對宋人來講整個皇室被消滅是個奇恥大辱,「射鵰英雄傳」就是建立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上,然後沒想到南宋也沒學乖,還是聯合次要敵人蒙古打擊主要敵人金,最後也反被蒙古滅了,也就有「神鵰俠侶」中死守襄陽城那段情節。

cari

圖說:金庸小說透過電影、電視、漫畫、電玩各式各樣的形式呈現。(photo by 網路截圖)

成吉思汗沒打過南宋

但這段所說跟正史當然是差很多,因為成吉思汗根本沒打過南宋,當初蒙古崛起後首要是西進,打花剌子模之類的。書中這種錯誤的例子不勝枚舉,讀者也勿需太過計較,不然閱讀的興致就會大大下降。

但對我這種同時在研究歷史又在寫歷史小說的人來講,這中間的分寸很難拿捏,更別提比我早期的作家們了,因為那時歷史考據不是很完善。

楊康壞透了嗎?

像一般觀眾會認為郭靖是好人、楊康是壞人,可是如果你站在楊康的角度來看,他真的有辦法殺掉他的養父嗎?這位養父其實對楊康很好,台灣不是有個觀念是「養的比生的重要」嗎?如果是你,你真的有辦法除掉這個對你這麼好的人嗎?

比起這種糾葛,郭靖就顯得相當直線,所以大家小時候看「射鵰英雄傳」」可能會覺得楊康怎麼這麼貪圖富貴、利慾薰心,但長大經過社會「荼毒」後,就會覺得楊康的考量好像也沒甚麼不對,尤其是當這位養父說:「你就是我的兒子,你跟我回去我們還是能好好生活。」

楊康本來是要殺他的,但這當下他又猶豫了。從這其實也可看出金庸也沒有想一昧把他塑造成只顧利益的小人,我覺得這就是武俠小說反映的現實。

問:人性一直是所有文學作品想要去描述的,不管是黑暗面也好、無奈也好,立峰老師也來分析一下,為何神雕這部作品的影響力,經過60年後仍歷久不衰?

師生戀本應很唯美

祈立峰:金庸的作品在人生每個時期讀都會有不同體會,像我以前看「射鵰英雄傳」,就會覺得郭靖、黃蓉真是一對璧人,但到「神雕」就會覺得怎麼變成一對中年夫婦了,但這裡的重點應該是黃蓉與郭芙間的互動,就是一位有個青春期女兒的媽媽。

還有郭靖跟楊過,雖非親生父子關係,但對郭靖而言,楊過就是一個叛逆期的兒子。楊過在第一幕出場時就是位放蕩不羈的浪子,後來郭靖把他帶回去教育,希望能轉回正軌,但卻把楊過送到了一個很古怪的學校「全真教」去了。

後來楊過逃離全真教,跑到「古墓派」去,但古墓派也不是甚麼正規學校,楊過也在那裏「亂倫」了小龍女,金庸在新版本中有加了一段非常長的註解,說明師生戀這種本應很唯美的事情,為何卻搞到全武林都在討伐他們的感覺。新庸註解說,因為當時把師父的地位視同父親,所以才會給人亂倫觀感。

金魚:其實這也牽扯到不同時代的差異,像過去我們也認為師生戀是禁忌,但幾十年後,現在的觀念又不一樣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