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死戰:肉食主義節節敗退(20190127觀看者)

邱慕天 2019/01/27 15:30 點閱 20601 次

蔬死戰:肉食主義節節敗退
The great carniwars

素食主義曾經是一種無害的個人選擇,在作客時常常為著自己造成主人的不方便而致歉。但自去年秋天知名食譜雜誌《維樂羅斯》的編輯威廉•西特威爾與素食主義作家塞琳娜•尼爾森挑起戰火開始,一場用刀叉對壘的「蔬死戰」就開始在英國的輿論空間開打。

還記得當肉食者擁有文化資本的時候,男性展示著一大塊滲血的微熟牛排,就彷如炫耀名車一般的展示著他高亢的男子氣慨和存在感,那時候,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獅子而不是羚羊。食肉者在世界範圍內自信地橫衝直撞,消費實力與賺錢能力都在她們手中:畜產、資源、思想、土地、燃料。「肉」也在1980年代透過美國民主黨成為一種政治標籤:「哪裡有牛肉(實質利益)?」

但今天,好萊塢和民主黨的「進步派」名人紛紛地湧向「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原因包括動物權、氣候變遷,以及健康因素。從這三大面向對肉食的不利報導,嚴重打擊了西方肉類和乳製品的消費。人們對數十年工業化畜牧中的虐畜感到愧疚,也發現溫室氣體「甲烷」、森林濫伐,都與人類的嗜肉慾望相關。加工紅肉的食用更增加心血管與消化系統負擔。

對此,大多數人想要的是一條中間道路。《柳葉刀》召集了37位科學家所建議的「生機健康飲食」就以全球100億人口的糧食安全與地球永續共生為目標,在每人一週「一份漢堡、兩份魚、多顆蛋」的肉食基礎上,盡量以植物為主熱量來源。但在「限肉令」之前,它也先建議肉食者轉為關注更為人道的畜牧、更為優質的肉品來源為進步目標。

但《觀看者》卻注意到,素食主義並不以此為足,許多四處大打道德戰爭的「覺青」(woke blokes),把吃肉跟男性沙文主義以及川普的形象連結,彷如現代人的生活必然是在各種罪疚之旅緩慢地向死亡跋涉。

原則上,素食原則確實擁有較好的道德論述:如果有較不需要殺生的自我延續方式,為何要製造其他生靈不必要的苦痛?如果「吃肉一時爽、老來病床躺」,為何不趁年輕時為健康多點節制?但這些信念,未必需要透過猙獰的獵巫和指控來開打,畢竟茹素的好處並不適合用張牙舞爪的形象來宣揚。

https://www.spectator.co.uk/2019/01/the-war-on-meat-has-begun-and-vegans-are-winning-comforta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