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感地震一千次 蘭嶼到澎湖縮短了(20190115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19/01/16 09:54 點閱 32937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張朝瑋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回顧2018年間,全球發生了相當多的強烈地震,大家因此關心地球是否陷入危機,請汪老師分析一下,2018年的地震與往年有何不同?

強震次數增加中

汪中和:2018年的地震發生次數,跟自2009年以來的平均數值比,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有感地震超過1000次,破了紀錄。從1990年以後,全球強烈地震發生的次數就不斷增加,從11次升至16-17次,這表示地球每年需要這麼多的地震,才有辦法把能量釋放出去。

去年最強的地震是發生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不過幸好那次規模8以上的強震是發生在澳大利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接縫處,當地是深達600公里的海溝,所以造成的傷害相當輕微。

去年造成傷亡最嚴重的地震發生在印尼,當地發生的強震共有4次,一共造成2000多人傷亡,也讓印尼成為去年全球地震受害者最多的國家。再來是新幾內亞,也曾發生了三次強烈的地震,造成嚴重傷亡。

有感地震破紀錄

除了印尼與新幾內亞外,日本、海地、墨西哥等,也是在全球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前10名內。但總體來說去年是持平的一年,地球有穩定地將積壓的能量釋放出來。

但台灣去年就不太一樣了,有感地震的次數打破了紀錄,過去從來沒有像去年一樣,規模3以上的有感地震發生超過1000次,這表示台灣的地震風險正在增加當中,地震活躍度也在不斷提升。

規模大傷亡不一定重

問:剛剛汪老師提到很有趣的一點是,地震強度高,不代表傷亡人數一定會多。

汪中和:地震「規模」大,傷亡人數不一定多,但若地震「強度」大,就會造成嚴重死傷。

問:是否也跟地域有關?比如人口稠密的地方,傷亡情形就會比較嚴重。

汪中和:沒錯,人口越多的地方的確更容易遭受災害,但整體而言還是跟震度(地表的搖晃程度)有關。以去年2月的花蓮地震為例,它的規模只有6.4,但卻有很高的震度,所以造成了嚴重災情。而地震災情確實也跟人口有關,花蓮那次地震如果發生在西部的話,那災情就會非常嚴重了。

地震集中火環帶

問:再請教一下汪老師,去年世界共有16次規模7以上的地震,它們的分佈情形如何?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

汪中和:去年的地震情形雖是屬於正常釋放,但看其分布地點是以太平洋火山環帶(簡稱火環)為主,所以災情大致發生在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日本、台灣、墨西哥、海地等地區,而這些地點有幾個共通處:地震多、規模大、人口多,所以地震帶來的傷害也格外沉重,整體而言亞洲是個地震相當嚴重的區域。

地震有週期

問:請教一下賈博士,剛剛汪老師提到地震是能量的釋放,所以去年的這些地震是必要與必然的嗎?

賈新興:以大自然的角度來看,地震就是地表的不穩定加上板塊的運動產生的,而過去幾年太平洋火環其實是沉寂了好一陣子,最近有不少人在討論一個千年大地震周期的說法,而中國也在研究所謂的古地震,像是南海有一個島嶼曾在宋朝時發生過海嘯等等,我本身也對此蠻有興趣的,不知汪老師對此看法如何?

汪中和:地震是隨著地殼能量的蓄積而爆發出來的,這的確是有大略的週期,不過千年大地震這個時間太久了,而我們的觀測紀錄時期是很短的,所以這個說法的可靠度很低。

但以台灣來說,因為出現的時間只有400年,所以地震的紀錄相對比較清楚,這些紀錄中有相當多強力地震的紀錄,週期大約是每20-3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的地震,影響也是相當顯著的。

與天災共處

問:汪老師提到台灣去年有感地震超過1000次,這會對氣象、人文等方面有影響嗎?我們是應平常心看待,還是該感到擔憂?

賈新興:如果有一些震度幅度以內的地震頻率驟減,就代表能量未被釋放出來,一般3級左右的有感地震影響是還好,它的次數即使多也是能量的正常釋放,至於是否為強震的預兆則沒有一定的關聯性,但還是能提醒我們既處於較不穩定的地震帶環境中,應提升我們的危機意識並做好準備,但也不必要陷入恐懼中,而是要學著與天災共處。

地震頻率階段性增加

問:那請問一下汪老師,台灣超過1000次的有感地震我們該怎麼看待?

汪中和:台灣這麼多的有感地震次數,其實跟全球地殼的能量累積是相關的,剛剛提到全球7級以上地震的頻率正在增加當中,這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自1990年代起,全球7級以上地震的年平均次數突然從11次左右上升至16-17次,再來是2009年是全球地殼相當活躍的一年,規模7以上的地震超過20次,而這種能量釋放其實有一個地殼背景。

科學研究指出,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減慢中,而這減慢幅度並不是規律的,大約是每5-10年一個幅度,每一次減慢時,地震的次數就會增加,台灣的有感地震次數在這大環境下也是如此,在1999年集集地震以前,有感地震次數年平均只有58次,但在1999年後全球地殼就變得較為活躍,台灣的有感地震次數也提升得相當明顯,從年平均58次提升到400次。

另一個提升點在2009年,全球強烈地震次數突破20次,台灣有感地震次數也開始提升,從年平均400次再升高到600次,這兩個階段的提升都相當明顯,跟全球大地震次數的提升有所呼應。

地震多有好有壞

去年有感地震首次突破1000次,這表示台灣可能將進入另一個大幅提升的時段,因為地球累積的能量相當充沛,需要相當次數的地震才能釋放,所以其實是正面的現象,大地震的風險也得以降低。

但另一方面,這也表示台灣下方的地殼蓄積了相當的能量,多到要超過1000次的地震來釋放,所以台灣地震的活躍度可能會再提升,隨之而來的風險也提高,所以整體來看有好有壞。

再來,台灣的有感地震時間分佈也不均勻,大部分集中於二月花蓮地震的前後,表示都跟花蓮地震有關,那一個月的有感地震次數高達500次,而接下來的幾個月,有感地震次數都偏低,這跟前幾年有類似情形,這告訴我們危機尚在,須提高警覺。

沒地震更可怕

問:有感地震這麼頻繁,是否為一次大地震的前兆?

汪中和:以地震學來說並不一定,921大地震就是一個例子,在大地震發生前,台灣有感地震的次數是偏低的,也就是說處於一個停滯期,如同俗諺:「不叫的狗最可怕。」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最讓人措手不及。台灣處於板塊擠壓帶,所以這些小地震對版塊能量釋放是有幫助的,而在大地震來臨前,因為能量的累積異常,所以板塊會額外寧靜,這反而會讓人擔心。

在集集地震發生前,不但小地震次數特別少,台灣地殼的變形也相當異常。本應是均勻的擠壓,但卻突然停滯了,彷彿卡住一般,這表示能量正在大量累積,並在某個時間點爆發出來。

蘭嶼、澎湖靠近了

問:請問一下兩位,對於2019年,台灣及全球的地震可能情形有甚麼看法?

汪中和:對於2019年,學者們認為地球因為自轉再度減慢,所以進入另一個板塊活躍期,雖然只減慢了千分之一秒,但對地震的影響就會很大,在這大環境下,台灣的地震風險也提高,像蘭嶼跟澎湖之間的距離,就在以每年8公分的速度不斷縮短中,要把這100多公里的地殼這樣擠壓是相當驚人的,再加上有感地震的次數不斷提升,表示台灣的地震風險也在升高。

而台灣地震風險最大的地方是在人口分佈密集的西部地區,所以都會區會是重點。2018年2月的花蓮地震規模是6.4,造成20人罹難,在去年的地震災情中是排名前10的,如果這地震是發生在西部的話,傷亡人數恐怕會是10倍、100倍以上。

地震是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並在基礎建設上作好功夫,才能從災害中迅速恢復過來。

防患於未然

問:這些大規模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應對策略及準備?

賈新興:面對地震來襲時,有所謂的防震三步驟,首先是如果在室內時要趴下來,並找比如牆角或堅固的桌腳等掩護,並穩住自身,更重要是要保護住頭部,也就是「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

而台灣是高地震風險國家,所以在室內裝潢如玻璃櫃等都要考慮再三,像日本就會對大櫥櫃等家具做好固定,再來台灣常會為了採光而設置大的玻璃窗,臥室、床等也都會靠近窗戶,應該要做好一些防護措施。

政府政策上,中研院也有相關的報告與建議,像是一些老舊房子要提升防震能力及救災應變,而瓦斯、水電等基礎措施也需要有相關準備,如此才能防患於未然。

主持人:地震不會預先告訴人類,而人類建立的預警系統也只是多幾秒的反應時間,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準備,才能在2019年「恃吾有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