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紀錄片 痛陳慰安婦血淚史

劉屏 2018/09/17 13:32 點閱 29456 次
電影《二十二》劇照。  (取材自人民網)
電影《二十二》劇照。 (取材自人民網)

【台灣醒報駐美記者劉屏華府報導】電影開拍時,片名為《三十二》,主軸是32位婦女的悲慘經歷;殺青時,片名改為《二十二》,因為在攝製的2年中,10位不幸過世。上周六,這部電影在華府上映,主其事的「亞太二戰浩劫紀念會」會長陳壯飛博士傷心地說,如今只有6位還在世。

淪陷區宛如人間煉獄

這部紀錄片主題是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強徵的性奴(日本當局美其名為「慰安婦」)。台海兩岸旅居華府的僑胞洽租Avalon電影院,免費招待各界。

電影伊始,是山西盂縣的一處喪禮。寒冬中,家人、鄉民向老奶奶致以最後的禮敬。盂縣之外,在中國抗戰期間的淪陷區,還有台灣、韓國、印尼等地,許多婦女和老奶奶一樣,經歷過慰安婦那場人間煉獄。

導演郭柯帶著工作人員走訪各地。她們最年輕的也都八十好幾了,由於飽受摧殘,幾乎都無法生育,只能仰賴政府及善心人士協助度過晚年。但是在鏡頭前,她們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控訴命運。只是,孤零零的身影,蹣跚的步伐,偶爾幾句輕描淡寫當年的遭遇,讓觀眾內心不斷問道:這麼些年,她們是怎麼過來的。

淚水難以洗滌苦難

每當老奶奶哽咽的說「不說了,不說了」,「我不想講了」,畫面就開始出現一些空境,節奏變得更加緩慢,似乎是在告訴觀眾,老奶奶的一生,在青春少女那一刻彷彿就停格了。

想起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一位僑胞表示,想到這兩句,讓他遲疑了好久才進場觀看。可是看過之後發現,片中沒有大哭,沒有啜泣,卻從平淡中彷彿告訴觀眾,她們的苦難不是淚水可以洗滌的。

一位老奶奶緩緩的述說母親的死:就在她眼前,「鬼子綑綁她的手腳,丟進河裡......」。這樣的人間至痛,你要她用怎樣的心緒表達?

在台灣受過完整教育的陳壯飛說,電影院的租金原來是4位數,但院方得知播映性質後,把價格降為3位數。而郭柯導演與負責發行的四川光影深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全力配合,且毫不取利。

不應遺忘歷史

這次的協辦單位很多:美京華人活動中心、諾亞中心、「家園」成人日間護理中心、東北同鄉會、榮光聯誼會、山東同鄉會、北京大學校友會等。美京華人活動中心會長李志翔說,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世代經由這部紀錄片正確認識歷史,更加關懷飽受凌虐的老奶奶們。「家園」中心主任何曉慧說,這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可是誰都不應該遺忘歷史,尤其不能遺忘經歷苦難的那些老人家。

「亞太二戰浩劫紀念會」理事謝啟宇說,在台灣,日本人踢踹慰安婦塑像,執政當局卻不加聞問;在華府,僑胞格外覺得責任重大。這位退伍空軍上校說,日本人到台灣侵門踏戶,之所以敢如此囂張,「是因為他認為台灣今天的執政黨會縱容他們,是站在他們那一邊,而不是站在台灣人民這一邊。」

老奶奶不希望有來生

南韓拍攝過慰安婦電影,片名是《鬼鄉》,這兩個字說明了她們的遭遇。有一本英文著作,描述二戰期間英軍在金瓜石戰俘營的悲慘遭遇。書中有這麼一段:戰後,昔日戰俘的孩子問父親,「真有地獄嗎?地獄是什麼樣子?」父親回答說,「孩子,相信我,我已經去過。」

《二十二》影片結尾回到盂縣,黃土夾雜白雪,覆蓋在入土的棺木上。下一個鏡頭,冬去春來,大地一片翠綠。

一位老奶奶說,她不希望有來生。經歷如此苦難,她不期待來生,外人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有人向她保證,來生是平安的,是喜樂的,而且是永恆的,她不會改變主意?此刻最重要的,也許是如何讓她們確信有這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