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圓賽車夢 李祐寧:打破題材框架

莊舒羽 2017/01/09 18:50 點閱 13436 次
李祐寧(左)、陳柏嘉(右二)9日為電影「單車道」舉行開鏡儀式。(photo by 莊舒羽 / 台灣醒報)
李祐寧(左)、陳柏嘉(右二)9日為電影「單車道」舉行開鏡儀式。(photo by 莊舒羽 /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莊舒羽台北報導】台灣史上第一部賽車電影即將出現!動員了200輛拉力賽車,多位參加過國際賽的車手皆會臥虎藏龍至戲中,包括台灣女車手沈慧蘭、十大傑出車手王昱勝。由導演李祐寧監製、陳柏嘉主導的微電影「單車道」9日舉行開鏡儀式,多部賽車集結現場。陳伯嘉表示,希望透過電影改變大眾對賽車運動項目的觀感。

電影「單車道」主要取景地選在花蓮、宜蘭、屏東。動態與靜態的賽車文化皆會在電影中呈現,靜態的賽車展示會在台北洛陽停車場,動態的場地賽則是在屏東的大鵬灣,台灣十大傑出車手王昱勝在戲中除了擔任主角之一,同時也是技術指導,他興奮地說,「當然少不了有迂迴的山路賽車場景。」

李祐寧擔任這部戲的監製,被問及對於國片現象有什麼看法?他鼓勵台灣年輕導演,不要限制在熟悉的題材框架中,讓創作片型能走向多元。「國片文化一定要傳承,再輝煌的導演都會有老的時候,一定要培養新生代導演,題材也要多變,可多嘗試拍動作片。」他語氣高昂地說。

李祐寧也進一步表示,培養演員也是戲劇很重要一個軸心,因為說到底,電影是看演員幕前的表演,工作人員的拍攝手法以及演員表演的魅力,兩者如何結合正是國片傳承的關鍵。

「單車道」劇情描述喜愛賽車的飆仔遇到失憶的公路車手,兩人為同樣的熱情擦出夢想的火花。陳柏嘉指出,賽車題材較複雜,有安全及速度上的考量,架機器的拍攝方式也不太一樣,希望藉由這部電影能夠顛覆大眾對於賽車即是飆車的觀感,利用電影裡正規的比賽導入,表達賽車不僅只是追求速度的快感。

擁有中華賽車會認證車手資格,並參與多次賽事、成果斐然的王昱勝成為演員又兼技術指導,興奮異常。而稀有的玩車女郎沈慧蘭,近期還代言輪胎品牌,在賽車界擁有綽號「殺手蘭」,顯見其份量。這樣的真刀時槍導入戲中,精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