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專題3》專家:南向觀光 先克服導遊問題

鄭羿菲 2016/06/27 16:32 點閱 61953 次
台灣缺乏東南亞外語人才,整體觀光、友善環境不足,讓東南亞民眾只能擠在自己人開的商店購物。(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缺乏東南亞外語人才,整體觀光、友善環境不足,讓東南亞民眾只能擠在自己人開的商店購物。(photo by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針對新政府將發展東南亞旅客來台觀光,「台灣懂東南亞國家語系的導遊不足,會是要先克服的問題。」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受訪時表示。台灣外勞發展協會理事長徐瑞希也建議,「長期在台的東南亞民眾總共有80萬人,這些人力可以運用。」

據《天下》雜誌報導,東協GDP的目標要在2020年之前達到4.7兆美元,2030年之前成為第4大經濟體。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東協經濟共同體的整體GDP超過2.5萬億美元。而根據觀光局的國際旅客資料,東南亞旅客在今年5月份來台總計只有126566旅次,超過6.21億人的東南亞人口,將是國際旅遊市場必爭之地。

懂外語人才少

「旅行業者的語言障礙,會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柯牧洲受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多數旅行業者未深耕東南亞國家,文化、語言都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台灣懂東南亞國家語系的導遊不到100人,甚至有的語系只有20人懂,現在的人力無法負擔東南亞旅客來台觀光。

面對短期內台灣語言人力不足的窘況,徐瑞希建議,長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約60萬人、外籍生及新住民約20萬人,「政府可以重新審視這股『勞動力』,規劃、培養成台灣觀光業所需的外語人才。」

友善環境待改善

「東南亞文化的友善環境,台灣也待改善。」徐瑞希舉例說,印尼民眾在台灣約25萬人,但他們經常去購物的只有印尼人自己開的店,因為很多商店都沒辦法用他們的語言溝通,東南亞民眾在台灣觀光旅遊與資訊是不方便的。她進一步指出,「台灣民眾甚至不知道東南亞有用手抓飯吃的文化,政府也得對民眾多加宣傳、教育。」

一位不願具名的旅行業者則說,另外的問題是對中國的顧慮,「對方是否願意扛著中國的政治壓力,在國內廣泛行銷台灣觀光、不會技術性的延長自己國民的簽證審核時間,」是發展南向觀光需要考量的困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