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移樹奇人 為大地保育森林 (吳秀蘭)

吳秀蘭 / 退休老師 2015/05/11 10:06 點閱 1812 次
他每天會走幾百公尺山路,到一塊荒地種樹,5年後,荒地已長成一片小森林。(photo by 雲道咖啡)
他每天會走幾百公尺山路,到一塊荒地種樹,5年後,荒地已長成一片小森林。(photo by 雲道咖啡)

或許你曾讀過法國的名著《種樹的男人》(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 尚‧季沃諾Jean. Giono著),描述一個旅人在法國旅行途中,遇到一個種樹的男人,他當時55歲,每天他會走幾百公尺山路,到一塊荒地,把鐵棍插進土裡,捅出一個小洞,再把橡實放進去,覆上泥土。

3年下來,他埋下十萬顆種子,只有兩萬顆發芽。5年後旅人回來探望老人,荒地已長成一片小森林。旅人驚訝極了,決定每年回來探望一次,最後一次回來時,老人已87歲。

台灣也有一個「種樹的男人」。他就是「種樹王賴桑」(本名賴培元)(註一),民國75年,他深感台灣森林面積逐年減縮,因著對森林的熱愛與執著,30年來,他耗資20億,買了十個山頭,種了30萬棵樹。

他的口號是「還給地球一塊綠地」,他的理念是「不砍,不賣,不傳子。」像這樣宗教情操般的無私胸襟,其令人欽萬分。

當他巡視照顧這些如親人般的樹木時,有時也會感動地號啕大哭:「你們怎麼對我這麼好?我沒有做什麼,你們卻天天這樣一直大,一直大,一直大……….. 」。因著他有「樹癡」般種樹造林的狂熱,賴桑才能堅持「綠化大地,永續經營」的理念,並付諸實際行動,為大地留下一片綠油油森林。

無獨有偶,去年「時報周刊 (Time雜誌 ) 」(註二),也有一篇「種樹的媽媽」專文報導,上海一位55歲的老媽媽,因著「熱心環保」的年輕愛子車禍身亡,哀痛逾恆,在2001年旅遊內蒙時,聽那裡村民說,以前此地原是杏花村,但毛澤東時代實施「大躍進」政策,建了很多鋼鐵廠,以致土地被嚴重汙染,如今寸草不生,每當從大戈壁吹來的沙塵,就形成中國北方天空嚴重的「霧霾」與「沙塵暴」。

這個媽媽想到,可以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使這片光禿不毛之地「回春」,一方面為了紀念愛子,另一方面,也是轉移悲傷。但要使毒化的土壤起死回生,這工程極為艱難,連國家森林局都不看好。然而經過「種樹的媽媽」十幾年不斷的努力,從錯誤中嘗試,改良,總算有矮灌木叢稀稀疏疏長出來,帶給村民一些些希望,沙漠或可變綠洲。

觀此兩例,讓我連想到,一個理想的實現,需要拿出「愚公移山」般的傻勁與毅力,投入無比的決心與耐力,鍥而不捨,堅持到底,方能有成;一件值得去做的好事、有意義的事,若能持之以恆,做到底,就是成功,就可遇見奇蹟。

(註一) 《遠見雜誌》 ( 2015三月號 )有專訪種樹王賴桑的文章。

(註二) 「時報周刊 (Time雜誌 ) 」2014 / 11 /10 P. 10-11